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56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为了挖掘微波在小龙虾热加工中的应用潜力,本文以水煮小龙虾为对照,通过热成像温度分析、摄影图像色泽分析、质构和脱壳完整率分析以及感官分析等方法,全面地分析了不同功率密度的微波加热对小龙虾品质(色泽、质构、脱壳完整率、质量损失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龙虾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和表壳色泽分布不均,但高功率密度和长时间的微波加热有利于小龙虾温度和橘红色泽分布趋于均匀,其中5 W/g微波加热4.5和5.5 min的小龙虾外观评分分别与水煮4.5和5.5 min的小龙虾无显著性差异。随微波加热时间和功率密度的增加,小龙虾的质量损失和虾肉的水分流失随之增加,进而影响了虾肉的质构特性、剪切特性、挤压损失和口感。对于不同功率密度的微波加热,小龙虾虾尾的口感与其质构特性和剪切特性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虾尾的口感与虾尾表面硬度、紧实度、含水量和挤压损失呈正相关,与虾尾剪切力、剪切能呈负相关。此外,3 W/g微波加热3.5 min的虾尾口感评分最高,且与水煮3.5 min的虾尾口感无显著差别,但非水环境下微波加热的小龙虾比水煮小龙虾更容易脱水且更难脱壳,这使得微波加热的小龙虾虾尾的形态和色泽较水煮更差。随着微波加热时间或功率密度的增加,微波小龙虾虾尾的L*和b*值有所增加,但虾尾的a*值下降且脱壳完整率的改善不明显。综上,微波在小龙虾的热加工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02.
考察了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CCFM 1054体外培养产酸及发酵上清液抑制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生长能力、对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耐受、对共培养条件下的抑菌能力、对HT-29细胞的粘附以及自我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并以鼠李糖乳杆菌LGG和植物乳杆菌N49作为对比菌株,分别干预空肠弯曲杆菌和弓形虫复合感染的小鼠。结果显示,CCFM 1054能显著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降低空肠弯曲杆菌在小鼠体内的定植率并缓解其感染。肠道菌群变化和乳酸菌拮抗空肠弯曲杆菌相关的体内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CFM 1054对细胞的高粘附性及其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使得其能在小鼠体内显著改变肠道菌群丰度。  相似文献   
303.
最近的研究揭示了益生菌在缓解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相关的代谢疾病方面的潜力。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能高效筛选抵抗特定代谢疾病益生菌菌株的模型。本研究采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酒精处理的Caco-2细胞单层膜模型,评价了139株乳杆菌在体外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然后,我们选择了11株对肠道屏障具有不同调节能力的乳杆菌菌株,进一步在体内评价了它们对卵巢切除引起的骨质疏松症或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效果。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模型数据的关联性分析显示,两种疾病模型下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82和-0.97,表明使用体外细胞模型模拟益生菌在体内的保护作用是可靠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Caco-2细胞单层膜模型的体外方法,用于高效筛选可以抵抗特定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和慢性酒精性肝病)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304.
某45钢工件正火后发现开裂。采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布氏硬度计和扫描电镜等对开裂工件进行了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定、金相检验、断口分析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工件中有粗大的网状和针状铁素体,夹杂物较多,因此脆性较大;由于正火升温过快,内应力较大。正是这两个因素导致工件正火开裂。  相似文献   
305.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缓解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能力,采用来曲唑灌胃的方式构建PCOS大鼠模型,并以此模型评价了3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体重、卵巢病理学、性激素水平、糖脂代谢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曲唑给药后大鼠体重以及卵巢重量均显著增加,卵巢呈多囊样改变,性激素水平以及生化指标异常。3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干预后均不同程度减轻了来曲唑引起的大鼠卵巢病变,降低PCOS大鼠血清睾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中,植物乳杆菌CCFM1019发酵豆乳可以显著增加血清中雌二醇水平,降低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含量,而植物乳杆菌LP4发酵豆乳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ST含量。这些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的豆乳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大鼠PCOS症状。  相似文献   
306.
具ACE抑制活性干酪乳杆菌LC-15发酵乳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酪乳杆菌LC-15发酵酸乳具有良好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抑制效果,在“三高”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种具有抗高血压活性的酸乳必将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以具有较高ACE抑制活性的干酪乳杆菌LC-15发酵制备酸乳,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稳定剂组合为考察因素,结合SAS响应面分析手段,通过感官评分,确定了干酪乳杆菌LC-15发酵酸乳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4h,最适稳定剂组合为:果胶0.1%,明胶0.15%,变性淀粉0.15%。  相似文献   
307.
产油真菌胞质中NADP+依赖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能够为脂肪酸合成提供还原力,前期研究表明高山被孢霉的异柠檬酸脱氢酶4(Mortierella alpina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4, MaIDH4)对脂质积累有积极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MaIDH4的性质,该文将其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系统中分别进行异源表达并纯化,均成功获得纯酶,并考察了不同表达系统对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首先克隆MaIDH4至表达载体pET28a(+)和pPink-HC-3CZHEK构建重组质粒,然后分别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DE3)和PichiaPinkTM Strain 2进行诱导表达,最后采用镍柱纯化获得携带10×His标签的MaIDH4重组酶,检测纯酶的比活力分别是34.10 U/mg和43.00 U/mg,酶产量分别为10.28 U/L和159.12 U/L。通过纯酶比活力和酶产量分析表明相比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毕赤酵母宿主更适合MaIDH4的异源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