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热丝CVD装置中,以氢气、丙酮、硼酸三甲脂为原料,在YG6上制备了含硼金刚石薄膜.研究丙酮中硼含量对薄膜表面晶形及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中渗入适量的硼不改变薄膜表面晶形,细化晶粒.有利于薄膜附着力的提高;而过高的硼含量恶化金刚石薄膜质量,降低薄膜附着力.  相似文献   
12.
万军  马志斌 《材料导报》2004,18(2):23-25
评述了液相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液相合成(类)金刚石薄膜的装置、液态源及薄膜的性能,分析了如何更好地提高(类)金刚石薄膜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能制备出高质量金刚石薄膜的脉冲电弧放电沉积装置.  相似文献   
13.
气-液-固相理论(VLS)能有效地用于准一维碳材料生长的分析研究.以镍为催化剂,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弹簧状碳纤维.根据准一维碳材料的生长特点,在VLS理论基础上,通过扩散模型的建立,分析了催化剂对一维碳材料形状的影响,指出了催化剂形状的不对称是造成一维碳材料弯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腔体压力对纳米碳管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镍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纳米碳管,分析了不同腔体压:匀对所合成的碳材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腔体压力增大时,基片温度上升,有利于纳米碳管管状结构的形成,提高纳米碳管的石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H_4/H_2反应气体中引入不同低浓度氮气条件下,研究氮气对单晶金刚石生长质量的影响。利用发射光谱、拉曼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单晶金刚石质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气源中氮气浓度的增加,单晶金刚石增长速率随之增加,表面多晶缺陷得到抑制,且Raman光谱法测得一阶特征拉曼峰随着氮气浓度的提高而向高波数移动,呈现出压应力,整体质量变差。经过退火过程之后,引入氮原子的单晶金刚石生长拉应力得到释放,样品呈现出拉应力。  相似文献   
16.
为方便通信双方在未协商通信内容情况下动态、高效地交换模型和数据,提出了电力系统动态消息编码技术。该编码技术采用二进制自描述方式描述大型电力系统模型和数据,共有四种编码方式:M0用于兼容抽象语法标记(ASN.1);M1在ASN.1的基础上加入名字选项,用于少量数据的结构化描述;M2扩展编码头部,编码效率高;M3扩展编码头部,描述类信息。实际使用中,首次通信时使用M3发送类型和结构信息,其后通信使用M2发送数据;当类型和结构发生变化时,再次发送类型和结构信息,有效地解决了数据量和维护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对山东细绒陈棉、新疆细绒新棉以及新疆长绒新棉3种皮棉纤维阴燃和明燃状态下释放的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阴燃条件下,糠醛为谱图中的最大峰,而明燃条件下,苯甲醛、苯酚和苯甲酸为谱图中3个大峰;3种皮棉的燃烧产物基本相同,仅产物之间的浓度比例不同;糠醛可以作为皮棉纤维阴燃的特征物质。  相似文献   
18.
Aligned carbon nanotubes (CNTs) were synthesized on glass by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WPCVD) with a mixture of methane and hydrogen gases at the low temperature of 550~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self-bias potential and the density of the catalyst particl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alignment of CNTs. When the catalyst particle density is high enough, strong interactions among the CNTs can inhibit CNTs from growing randomly and result in parallel alignment.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粉煤灰模拟硫酸浸出液中的镓在聚苯乙烯树脂(LX-92)上吸附分离的可能性,采用固定床吸附装置考察了树脂动态吸附?脱附镓的行为,利用Thomas, Yoon-Nelson和Adam-Bohart经验模型对动态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降低流速(F)、增加床层高度(Z)、减小镓(Ш)初始浓度(C0)有助于提高固定床吸附效率和平衡吸附容量;在C0为260 mg/L, Fad为5.0 mL/min、吸附温度为55℃的条件下,树脂的最大动态平衡吸附容量为56.65 mg/g;用3.0 mol/L H2SO4在1.0 mL/min流速的最佳洗脱条件下,洗脱率达到94.40%;树脂在硫酸体系中对低浓度镓离子的吸附?脱附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经过吸附?脱附镓离子可富集10倍以上;树脂吸附镓的动态行为满足Yoon-Nelson动态吸附模型,建立了动态吸附速率常数KYN和半穿透时间τ值常数与初始离子浓度、流速、床层高度的对应方程,为低浓度镓离子的吸附法提取工程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热重研究了煤泥与玉米秸秆的混合燃烧特性,分别分析了原料中挥发组分和无机组分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添加能够促进煤泥的着火并能显著提高煤泥的燃烧性能。煤泥中的无机组分阻碍煤泥中有机组分的着火及燃尽,而玉米秸秆中的无机组分对有机质的燃烧起到促进作用。玉米秸秆半焦中残存的无机组分仍能促进煤焦的着火和燃尽。煤泥燃烧的活化能接近于泥炭和褐煤燃烧的活化能。玉米秸秆的添加能够显著降低煤泥和秸秆混合燃烧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