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86篇
  免费   6121篇
  国内免费   3640篇
电工技术   4199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5363篇
化学工业   9261篇
金属工艺   3177篇
机械仪表   3801篇
建筑科学   4979篇
矿业工程   1497篇
能源动力   1573篇
轻工业   6548篇
水利工程   1431篇
石油天然气   2347篇
武器工业   767篇
无线电   65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70篇
冶金工业   2036篇
原子能技术   881篇
自动化技术   8938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859篇
  2022年   1705篇
  2021年   2514篇
  2020年   1826篇
  2019年   1439篇
  2018年   1644篇
  2017年   1773篇
  2016年   1654篇
  2015年   2368篇
  2014年   3038篇
  2013年   3747篇
  2012年   4511篇
  2011年   4744篇
  2010年   4324篇
  2009年   4285篇
  2008年   4351篇
  2007年   4093篇
  2006年   3769篇
  2005年   3204篇
  2004年   2289篇
  2003年   1658篇
  2002年   1625篇
  2001年   1438篇
  2000年   1210篇
  1999年   1045篇
  1998年   764篇
  1997年   634篇
  1996年   532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大庆长垣外围油田的开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大庆长垣外围油田的地质情况、油藏类型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这些油田的一系列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2.
一种支持QoS的拓扑自适应动态组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AM、QoSMIC、DSDMR等一类支持QoS的动态组播路由算法允许组播成员动态地加入和离开,同时为接收方提供多个可选择的组播接入路径,以满足不同应用的QoS需求。但这些算法普遍存在控制信令开销大和结点加入时延长,可扩展性不好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支持QoS的动态组播路由算法,即拓扑自适应动态组播路由(Topology Adaptive Dynamic Multicast Routing,TADMR)算法。该算法避免了以往算法中大部分盲目的路径搜索,并使结点加入时延不再受限于固定的等待时钟,而与网络拓扑相自适应。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控制信令开销和结点加入时延,适用于各种网络规模和群组规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3.
基于局部多项式逼近的变参数梯度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梯度辨识算法跟踪时变系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多项式逼近的变参数梯度估计算法。本算法具有良好跟踪性能特别适用于时变系统跟踪且其对噪声的敏感程度与一般梯度估计方法相当。仿真结果验证了其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94.
ZnGa2O4纳米晶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喷射共沉淀法制备了ZnGa2O4 纳米晶,XRD、SEM和TEM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喷射共沉淀法制备的ZnGa2O4的纳米晶颗粒细小均匀,形状完整,与化学共沉淀法相比,粒子尺寸明显减小,小于10nm,同时ZnO杂相峰消失,分析了喷射共沉淀法的机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5.
纳米碳酸钙制备过程中添加剂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鼓泡碳化法 ,在最佳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的条件下 ,考察了添加剂对产物形状及粒径大小的影响 ,得到了直径为 2 0~ 30nm、长径比在 2 0左右且分散性能良好的针状纳米碳酸钙 ,并对添加剂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
在高架道路、桥梁改建中,往往遇到需调整桥面标高的情况。以上海市南北高架与内环线高架相连的鲁班路立交SE匝道为例,介绍利用旧桥承台基础,在其上搭设支架和液压系统,然后解除立柱的垂直约束和水平约束,将桥梁上部结构整体分步降低到设计标高。重点介绍针对施工中安全风险点,采取的支撑体系、液压体系、降低顺序原则、上部结构牵拉系统、监测系统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7.
DNA序列比对分析中的统计特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统计的序列特征定义,并以此对进化树进行构建.同时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分类测试和进化树构建测试,发现所得测试结果与同样是用进化树进行构建的基于两序列比对的传统算法比较,其性能和适用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8.
本文立足学术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引入生态学相关理论构建了生态型学术文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针对研究生生态型学术文化作了综合评价,从而导出其“五维一体、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99.
The quantitative effect of Ni content on 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 (CCT) diagrams of novel air-cooled bainite steels was analyzed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 may retard the high- and medium-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and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 The results conform to the materials science theories.  相似文献   
100.
Highly efficient orange and green emission from single‐layered solid‐state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based on cationic transition‐metal complexes [Ir(ppy)2sb]PF6 and [Ir(dFppy)2sb]PF6 (where ppy is 2‐phenylpyridine, dFppy is 2‐(2,4‐difluorophenyl)pyridine, and sb is 4,5‐diaza‐9,9′‐spirobifluorene) is reported.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show highly retained quantum yields for [Ir(ppy)2sb]PF6 and [Ir(dFppy)2 sb]PF6 in neat films (compared with quantum yields of these complexes dispersed in m‐bis(N‐carbazolyl)benzene films). The spiroconfigured sb ligands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steric hindrance of the complexes and reduce the self‐quenching effect. The devices that use single‐layered neat films of [Ir(ppy)2sb]PF6 and [Ir(dFppy)2sb]PF6 achieve high peak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ies and power efficiencies of 7.1 % and 22.6 lm W–1) at 2.5 V, and 7.1 % and 26.2 lm W–1 at 2.8 V, respectively. These efficiencies are among the highest reported for solid‐state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and indicate that cationic transition‐metal complexes containing ligands with good steric hindrance are excellent candidates for highly efficient solid‐state electrochemical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