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164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1项目背景 宁波帮是一个独特的商帮,集杰出的商道才智与深厚的家国情怀于一体。其发源地宁波历史悠久,自古人文荟萃,余姚江、奉化江与甬江在市区的"三江汇流"成为标志性的地理景观。历史上的"宁波帮",是指旧宁波府所属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定海、象山六县在外埠经营的商人,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谊为纽带联结而成的商业群体。  相似文献   
62.
在高强度城市中心区的城市设计中,高层聚集往往是共同的形态结果。本文以广州国际金融城城市设计的投标方案为例,从宏观生态格局、空间形态秩序、公共空间体系等方面入手,探讨在大尺度、高强度的城市中心区中实现传承地域文化、凸显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法,力求对岭南地区的城市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3.
数字技术视野下的网络复合性城市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冒亚龙  何镜堂 《新建筑》2010,(3):112-115
研究数字技术对城市功能和形态的影响,意在预测数字技术时代的城市空间演变趋向,对城市规划与设计具有指导价值。运用综合分析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探讨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及城市空间的网络复合性演变。数字技术衍生的虚拟空间使城市空间的可达性最大化,通过节省时间、成本并提高效率的方式拓展物质空间,城市区位取决于数字区位与地理区位的综合作用,复合功能社区将成为数字时代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城市空间网络复合化必将体现与数字信息高速公路相对应的环形树状结构特征,演变为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场所空间。  相似文献   
64.
通过映秀灾后重建的地震纪念项目实践,尝试回应如何在地震纪念性场所中,在保存集体记忆与关爱个人情感之间达到某种张力,在宏大叙事与细致描摹之间寻找某种平衡,在传达积极的群体价值观的同时,贴近每一个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65.
校园与山水共生--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案从基地原有环境条件入手,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基地原有的丘陵、河流、池塘等自然元素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丘陵、建筑与水体的相互关系来取得良好的总体景观与空间效果,营造出一个融山、水和建筑为一体的地域化校园.  相似文献   
66.
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要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环境,这对于文化教育建筑设计尤为重要。近日我们参加了两顶颇具代表性的文化教育建筑方案设计竞赛并中选,作为实施方案目前正在深化设计之中,一项是位于武汉东湖畔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主楼,另一项是位于东莞市旧城中心区的西城文化中心。在这二项竞赛中,我们就文化教育建筑的特点和文化环境的创造进行了一些探索,现作一点介绍,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正。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主楼(一)与东湖风景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东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这里…  相似文献   
67.
南越王墓博物馆第二期工程珍品馆建筑设计莫伯治,何镜堂等珍品馆与博物馆的总体关系:南越王墓博物馆建筑工程,分两期进行,首期工程分两段,由临街闭门自东而西沿轴线上升至二门为一段,出二门继续上升,循廊至墓室馆为第二段,一期工程1991年完工;二期工程以墓室...  相似文献   
68.
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人类社会正步入信息生态时代,现代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外部空间的规划理念对新大学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在近几年的研究和探索中,总结了外部空间设计的五条基本原则,在文章中作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69.
在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中,我们抓住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本质和地域特色,将自由浪漫的自然环境和整体理性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融于山水的特色,营造一个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和充满岭南书院气息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70.
何镜堂  刘业 《新建筑》2002,(5):50-51
夏昌世(1903~1998),中国知名的现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学家和园林学家。夏昌世成名很早,创作活动积极,思维有超前性,其设计作品都是精品,在岭南建筑界有口皆碑,在岭南现代建筑创作史上意义深远。华南土特产交流会的水产馆是其第一个引起广州公众注意和认可的作品。夏设计的水产馆,进口处为两个水池,水池边是沙池,架桥渡水进入门厅,群众形容其平面像条鱼,立面像条船。它的平面安排适宜灵活,立面处理活泼明快,细小的圆柱,低薄的檐口,朴素无华的水泥石灰本色。它注重实用功能,尽量节省投资,是那个年代有创意的作品。水产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