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煤岩压裂液滤失实验目前尚无标准方案,常规油气储层的压裂液滤失实验方法对煤储层不适用,需改进实验方案并提出适用于煤储层的标准方案。基于油气行业标准和煤储层特性,提出了新的煤岩压裂液动滤失实验方法,通过测取清洁压裂液、3%KCl溶液、活性水通过岩心时的滤失情况进行了探索研究,得出了煤岩压裂液滤失的特征:煤岩压裂液滤失量偏大、滤失实验曲线没有明显的分段、初始滤失量有负值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压裂液都会对煤储层渗透率造成伤害,相对而言清洁压裂液伤害率较高,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相似文献   
12.
九龙山珍珠冲组为一套含灰质砂砾岩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酸压手段改善该类储层的导流能力提高气井产能。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是衡量酸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含灰质砂砾岩,借助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实验测试结果,总结了不同酸液类型、不同砾石含量对含灰质砂砾岩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得出针对不同砾石含量选择不同酸液类型获得的导流能力区间,验证了砾石含量在40%~60%时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值最高,为今后该类储层的酸压工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煤岩储层增产措施中,压裂是重要的手段。不同压裂液对煤岩渗透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文采用活性水、KCl溶液及破胶前后的清洁压裂液对煤岩渗透率伤害进行了室内评价。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活性水和KCl溶液对煤岩伤害程度很小,属于弱伤害;未破胶的清洁压裂液对煤岩渗透率伤害很大;相比而言破胶后的清洁压裂液对煤岩渗透率伤害明显减小。从返排恢复结果可知,KCl溶液和活性水伤害过的煤岩渗透率恢复较好,未破胶的煤岩渗透率恢复较慢,破胶后的清洁压裂液渗透率恢复较好。从而为煤岩储层增产技术中压裂液体系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型交联酸与白云岩反应动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酸与白云岩在温度控制下的反应动力 学模式,结合开发的新型交联酸体系展开了相关室内研究。介绍了酸与白云岩反应动力学行为测试原理及方法,测试了交联酸与现场白云岩反应动力学行为,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交联酸反应动力学参数及反应动力学方程,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比了现场普通酸和稠化酸与白云岩的反应动力学特征。交联酸低反应速率、低有效传质系数的反应动力学行为将有利于降低酸液滤失,达到深部酸压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用于液体样品探测时,存在光谱信号稳定性差和重复性差的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为了提升液相LIBS的稳定性,基于等离子体直接成像和气泡投影成像探测方法,采集了光谱与后向(Coaxial)、侧向(Lateral)等离子体图像及气泡图像的同步数据,并对光谱强度与3类图像的强度和形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后向等离子体图像的总辐射强度与光谱强度的相关性最高;在此基础上利用后向等离子体图像信息对光谱强度进行校正,光谱强度(Li I 670.8nm)的相对偏差由10.24%降低为4.14%,且LIBS的定量分析性能也有所提升,从而证明了图像辅助的光谱校正方法应用于液相LIBS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用微电解氧化还原法处理油田废弃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和实施油田废弃液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有效去除油田污水的有机质.在酸性环境下金属表面形成的电腐蚀--微电解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文中就微电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选材、室内试验结果及与其它处理方法的对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于处理类似钻井液这样的重污染高COD液体来说,与氧化、物理吸附等方法比较,微电解氧化还原法成本较低、效果更好、更容易在现场实现.并提出了混凝沉降与微电解氧化还原反应相结合处理重污染、高矿化度、高有机质含量的废弃钻井液和污水的方案.此方法还可用于油田其它污水的处理,如压裂后的返排液、修井液等.  相似文献   
17.
镇泾油田由于井斜、加装扶正器等各种原因,油水井套管漏损现象比较突出。本文在统计分析了镇泾油田套损现状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镇泾油田的套损修复措施,为镇泾油田和其他油田解决类似套损问题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草舍油田CO2泡沫驱油起泡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伊向艺  刘伟  卢渊 《油田化学》2007,24(3):255-257
苏北草舍水驱油田CO2气驱先导试验效果不佳,转而采用CO2泡沫驱。本文报道起泡剂选择。所选起泡荆YFP-1是一种商品季铵盐类表面活性荆,在矿化度17.2g/L的模拟回注污水中配成1.5%溶液,用丝网搅动法考察起泡体积、泡沫半衰期、耐油性、耐温性,均可满足该油田泡沫驱要求,最佳pH值为6~7。在渗透率4.82×10^-3。和0.72×10^-3心的~5cm长不合油石英砂填砂管上,测定水驱、1:1CO2泡沫驱、水驱压差,求得CO2泡沫的阻力系数分别为2.78和2.40,残余阻力系数分别为1.64和2.16。图1表4参2。  相似文献   
19.
割缝防砂筛管在油田生产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完整管体受外压发生弹性形变和弹塑性变形两个阶段考虑,在基于四铰链机构原理基础上对管体弹塑性破坏变形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完整管体的抗挤毁压力。因为割缝筛管在完整管体上割缝导致了管体本身的抗弯劲度和弯曲强度的减小,从而引入了减小因子来修正了上述结论,在根据现场需要选取不同的布缝形式的筛管情况下,估算出常用割缝筛管的抗挤毁强度。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采油技术,已经引起了石油工程技术人员的空前关注。在国内外,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先 导性矿场试验已初见成效,较为典型的数美国和俄罗斯,我国的吉林、胜利等油田也进行了矿场试验,增油效果鼓舞人 心。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先进的微生物学研究工具已经进入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示踪 剂及可视化技术等已经成为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的重要工具。相关的石油烃降解理论、数学模型等也取得了系列成 果。微生物采油的应用也从开始的单井处理逐渐向整个区块或油田发展,并见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