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3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沾浆设备的尺寸决定了精密铸造工件的规模,大尺寸型壳沾浆设备的设计在我国仍待开发。介绍了一种直径大于2 m的桨转式大型沾浆桶的研发过程。首先分析了实际要求,提炼设计要点;结合有限元技术,进行了流场分析;最终研发得到桨转式大型沾浆桶的具体结构。  相似文献   
302.
为研究工程中冲击作用下不同复合岩体的动力响应差异,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和数字图像相关系统(DIC),对煤–岩和岩–煤2种复合岩体进行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冲击试验,对比动力冲击后2种复合岩体的应力波传播特征、动态强度、能量耗散、破碎分形特征以及破坏模式。并建立考虑复合煤–岩特性的本构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应变率条件下,2种复合岩体的入射能基本一致,由于应力波传播过程中冲击杆与岩–煤的波阻抗匹配优于煤–岩体,在应变率较小时岩–煤体的动态强度、耗散能明显大于煤–岩体,随着应变率的增加二者差别逐渐减小;复合岩体耗散能越大其破碎块度分形维数越大,表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不同复合岩体在冲击作用下的破坏主要集中在煤体侧,且以劈裂破坏为主,受界面效应的影响,煤体侧裂纹会发育至岩体侧,从而发生贯通破坏。基于元件组合建立考虑应变率效应和损伤演化的本构模型,其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构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03.
本文以株洲三一石油装备联合厂房工程项目为例,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总结创新,形成一种室外电气工程使用的取向抗老化环保共挤CNRBO电气新型管材的施工技术,可适用于各种高低压电力电缆护套管埋设于地下的电缆敷设工程,在暴雨暴晒及酸碱等强化学腐蚀地区,使用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04.
剧场结构为一种典型的功能复杂、楼板局部不连续且跨度较大的结构。为了研究RC框架-剪力墙剧场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与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差异,以某剧场为例,选取14条典型长周期地震动与7条普通地震动进行弹性及弹塑性时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不能满足小震弹性的需求,观众厅、舞台楼板大开洞周围剪力墙及框架柱损伤较为严重,附属层以上竖向构件的损伤大于附属层以下。最后,提出了考虑长周期地震作用时的合理控制指标,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结构的抗震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05.
金属料消耗是炼钢生产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为了系统降低炼钢技术消耗,分析了唐钢某炼钢厂炼钢金属料消耗现状,研究了金属料消耗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炼钢金属料消耗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唐钢某炼钢厂金属料消耗为1093.5 kg/t,处于较高水平。铁水温度较低、转炉渣中FeO含量较高、连铸浇完剩余渣钢量较大是造成金属料消耗较高的主要原因。结合理论及工艺,提出了缩短转炉冶炼周期、降低转炉终点温度、提高铁水温度、降低转炉喷溅率、降低转炉终渣FeO、减少连铸大包剩钢水带钢等技术改进措施。经过调整后,金属料消耗降低至1088 kg/t,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6.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在于城市电网的经济和高效运行。然而,波动性新能源的增加以及负荷峰谷差的扩大等因素为城市电网带来了挑战。传统发电机组通过频繁调节出力来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这种方式能效较低,而且还面临可调节资源不足的问题。作为城市电网总耗电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建筑空调系统有潜力作为调节资源参与电网调控。同时,借助建筑的热储能特性,可以在满足用户室内温度舒适需求的同时进行调控,其潜力巨大。为了更好地发掘商业建筑空调系统的调控能力,展示了典型商业建筑空调系统的单体模型和聚合模型,并概述了商业建筑空调系统的调控潜力评估方法和控制技术。同时还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的典型商业建筑空调系统示范工程,并针对当前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307.
贾晓彤  吴桐  党琪 《现代化工》2023,(6):231-237
使用Aspen Plus构建红橡木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热解耦合提质系统模型,基于质量、元素平衡以及现有实验数据,以热解提质油产量、品质和系统能量效率为导向优化热解温度条件,并使用GREET软件对整个流程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副产物利用方式对系统碳排放的影响,旨在为生物油制备技术的工程实践和碳减排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525~675℃热解温度范围内,610℃时系统兼具最高能量效率(38.39%)和提质油产量(44.77%),为最优温度条件。对于副产物利用方式,当采用焦炭碳捕集,轻质气体重整制氢按照系统能量分配方式利用时系统环境效益最优。通过优化副产物利用和供能方式,得到碳排放最低的热解工况为525℃,此时每生产1 MJ提质油仅排放63.43 g CO2 eq,较传统化石燃料降低了30.51%。  相似文献   
308.
为探究桥面铺装对空心板梁桥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将有限元模拟与工程实测相比较,得出在考虑铺装的情况下,其挠度、应力效应会分别小31.6%、17.6%左右,因铰缝与主梁间黏结作用而减小的桥梁整体的挠度效应至少约有8%。通过Midas空间梁格法和Abaqus实体有限元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桥面铺装可以提升桥梁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体系刚度提升大约0.68%。采用铰接板梁法来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实际工程中的情况更加接近,且结果偏于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空心板梁桥的设计和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9.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CFD)建立排气蜗壳内三维流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总压损失来源,在不改变其几何尺寸的前提下,提出航改燃机排气蜗壳分段式扩压器设计方法,并将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排气蜗壳的结果与原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采用分段式扩压器设计方法设计的排气蜗壳使总压损失系数降低19.23%,并通过流场分析揭示了分段式扩压器改善其气动性能的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