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3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42.
古建残损木梁受弯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建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古建筑残损情况的准确分析和评估是科学、有效保护古建筑的前提和基础.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故宫东华门某残损三架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抗弯性能.结果表明:(1)该三架梁在现有承载条件下的竖向变形、拉应力、压应力、弯应力满足相关规定,但是剪应力峰值超出《规范》许可范围,造成三架梁下侧水平裂缝扩展;(2)三架梁底部的水平裂缝贯通横截面后,形成上下叠合梁,造成上段梁倾斜、歪闪,并在上段梁的跨中顶、底部产生拉、压破坏,从而加剧三架梁破坏.  相似文献   
43.
采用归纳分析及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古建筑木结构工程中普遍采用的铁件加固技术.基于对数座占建筑的实际勘查及分析结果,研究了古建筑木结构采用铁件加固技术的分类及特点,客观地评价了加固效果,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表明:铁件加同技术可有效提高占建筑木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刚度,但也存在加吲件易锈蚀、不易更换且破坏...  相似文献   
44.
在研发一套基于0.18μm工艺的全新半导体芯片时,由于芯片工艺的要求我们将标准0.18μm工艺流程中的接触孔蚀刻阻挡层由原来的UVSIN+SION改为SIN,但却引进了PID(等离子体损伤)的问题。当芯片的关键尺寸减小到0.18μm时,栅氧化层变得更薄,对等离子体的损伤也变得更加敏感。所以如何改善PID也成为这款芯片能否成功量产的重要攻坚对象。这一失效来源于接触孔阻挡层的改变,于是将改善PID的重点放在接触孔蚀刻阻挡层之后即后段工艺上。后段的通孔蚀刻及钝化层的高密度等离子体淀积会产生较严重的等离子体损伤,因此如何改善这两步工艺以减少等离子体损伤便成为重中之重。文中通过实验验证了关闭通孔过蚀刻中的磁场以及减小钝化层的高密度等离子体淀积中的溅射刻蚀功率可以有效改善芯片的等离子体损伤。通过这两处的工艺优化,使得PID处于可控范围内,保证了量产的芯片质量。  相似文献   
45.
UV油墨是一种绿色环保油墨,具有瞬间快速固化,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VOC,污染少,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UV印刷是采用UV油墨印刷,利用紫外光线干燥的印刷方式。目前,UV印刷主要用于金/银卡纸、镭射卡纸、镀铝纸及塑料PET、PVC等非吸收性材料的包装印刷。一、UV印刷优势UV印刷技术在市场上迅速走俏起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烟包、化妆品包装等,源于UV胶印印品在表面质地、保护性、耐磨性、承印材料的适应性和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传统胶印印品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免喷粉,印刷品在到达收纸部分已经固  相似文献   
46.
早期的色彩管理是闭合式的,而目前流行的、基于ICC原理的色彩管理则是开放式的。开放式色彩管理,是将取样设备空间转换到连接空间、再转换到另一设备空间的色彩管理方式。从理论上讲,只要对处于两端的设备空间的测量和描述足够精准,就可以实现精准打样。在这里,"取样"操作非常重要:对目标空间(即打样设备空间)和源空间(即印刷设备空间)的色域描述都是借助取样实现的——在两个空间分别取样,利用色彩管理软件对两个样本进行算法模型对比,最终将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利用现有的软件进行算法模型计算,变数有  相似文献   
47.
罕遇地震作用下故宫太和殿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评估故宫太和殿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其开展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基于榫卯节点、斗拱、柱础平摆浮搁等构造特征,考虑柱-填充墙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太和殿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响应谱分析,研究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太和殿结构内力及变形的总体分布特征;通过时程分析,得到太和殿结构典型节点的内力及变形响应曲线,进一步评价了太和殿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太和殿墙体易产生受力破坏,明间屋顶部位变形较大,但木构架整体完好,可满足"墙倒屋不塌"的要求;此外,柱础平摆浮搁、榫卯节点、斗拱等构造有利于减小太和殿结构的地震作用响应。  相似文献   
48.
本文针对肋形混凝土永久性模板与结构新浇混凝土之间粘接问题进行抗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PVA纤维并带10mm宽、高肋的试件粘结面的抗拉强度是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的87.5%,能够满足利用永久性模板浇筑的板、墙类构件抗拉要求。同时,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拉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合理,结论比较正确,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9.
针对肋形混凝土永久性模板与结构新浇混凝土之间粘接问题,制作了与肋形模板原理相同的试件及对比试件共四种24个,用双面剪的方法对试块进行了新老混凝土的粘结面抗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PVA纤维并带宽、高均为10mm肋的试件粘结面的抗剪强度是整体混凝土抗剪强度的85.78%,能够满足利用永久性模板浇筑的板、墙类构件抗剪要求。同时,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周乾  吴发红  李飞  吴仕华 《建筑技术》2004,35(6):463-464
苏北盐城某镇卫生院门诊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为3层砖混结构,长43.2m,宽11.5 m。混凝土垫层上砖砌条形基础,埋深1 m。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内配3Φ8通长钢筋。每层设180mm×240mm圈梁1道。现状除顶层窗顶有水平温度裂缝和外墙表面有局部剥落外,未发现异常现象。设计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