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唐至宋代是斗棋发展和演变的一个高峰。一方面,斗棋自身构成的发展使其外观和性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斗棋配置的演变,不仅从样式上影响了建筑的整体形象,而且在技术上伴随着一系列与结构的互动。简言之,从唐及五代不发达的补间到宋(《营造法式》中的“其铺作分布,令远近皆匀”,并非线性的传承关系。而铺作分布匀与不匀的问题,则主要发生在梢间——歇山和庑殿建筑的转角部位,由于两个方向不同构件的交合碰撞,使斗棋配置与结构处理在技术上的互动,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2.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钒薄膜,并采用不同的温度对其进行氧化法热处理,通过XRD、SEM、四探针薄膜电阻测试,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钒薄膜的晶相特性与热敏特性的影响。实验分析证明热处理温度升高后(400℃)得到的薄膜热敏特性良好,其室温电阻为160KΩ·cm,室温电阻温度变化系数为-2.4%/℃,变温过程中(20~98℃)其平均值约-1.98%/℃,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改善薄膜热敏特性,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应用方面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3.
提出了一种小型化微带环形耦合器,利用该耦合器和威尔金森功分器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和差功分器。测试结果表明,在1 030~1 060 MHz内,该功分器插损小于1.2 dB,输入端回波损耗大于14 dB,输出端隔离度大于20 dB。该和差功分器在保证了器件各端口的相位关系的前提下,其尺寸可减小30%,具有插损小、隔离度大、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4.
杜礼泉  王远成  蒲浩  唐聪 《酿酒》2008,35(1):27-28
将贮存3个月的大曲与贮存6个月的大曲分别以4:6、3:7、2:8、1:9配比使用,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贮存3个月的大曲与贮存6个月的大曲配比为1:9的混合曲用于粮糟发酵其出酒率与酒质最佳。  相似文献   
55.
针对传统交互式多模粒子滤波(IMMPF)跟踪器概率 计算方法在复杂环境下鲁棒性不足的缺陷,提出 一种新型的基于联合似然函数模型的子跟踪器概率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基于跟踪结果与当 前外观 模型的巴氏距离作为瞬时似然函数,度量目标外观的剧烈变化;其次,利用l 2范数规则化最小二乘算法构 建目标的重构外观模型,将其与跟踪结果的误差指数函数作为平稳似然函数,度量目标的缓 慢变化; 然后,基于加权求和策略得到跟踪器基于多种特征的联合似然函数;最后,将建立的联合似 然函数结 合上一帧的先验状态交互概率完成子跟踪器概率的更新。对复杂环境下跟踪器性能的在线评 估对比 结果验证了联合似然函数模型能有效评估跟踪器因不同干扰因素导致的性能变化,将其应用 于子跟踪器概率的计算能获得比主流算法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6.
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处理好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开发与治理的关系,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解洞庭湖水系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2017年8月对洞庭湖水系24个点位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采样,分别对研究区域中Hg、As、Cr、Cd、Pb和Cu等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评价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①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表现为CrPbCuAsCdHg,Hg、As、Cr、Cd、Pb的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7.0,2.0,9.3,2.2,2.3倍,湖区Hg、As、Cr、Cd、Pb平均含量均略高于入湖水系,是入湖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1.1~1.5倍。②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指数评价显示:重金属RI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dHgCuPbAsCr;Cd处于中度污染,重生态风险,Hg处于偏中度污染,重生态风险,表明Cd、Hg是主要污染物;mPEC-Q均值为0.43,表明研究区域内发生生物毒性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在15%~29%之间。③来源分析表明:As、Pb、Cd、Cu等重金属具有同源性,主要来自"四水"流域工业废水,需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降低Cr含量,应加强生物灭螺实际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7.
网络技术的发展,除了伴随着时间的演进,也必然伴随着空间的扩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人类实践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是虚拟技术的异军突起,必然引起时空的质会随实践发生变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赛博空间的出现及普及,而这种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人类在技术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李舟  唐聪  胡建斌  陈钟 《通信学报》2016,37(8):157-166
对不同的第三方提供的云服务进行漏洞评分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针对一些基于云平台的重要因素,例如业务环境(业务间的依赖关系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框架VScorer,用于对基于不同需求的云服务进行漏洞评分。通过对VScorer输入具体的业务场景和安全需求,云服务商可以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基础上获得一个漏洞排名。根据漏洞排名列表,云服务提供商可以修补最关键的漏洞。在此基础上开发了VScorer的原型,并且证实它比现有最具有代表性的安全漏洞评分系统CVSS表现得更为出色。  相似文献   
59.
唐聪  凌永顺  杨华  杨星  路远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6):626001-0626001(15)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与可见光决策级融合检测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介于深度学习模型之间的参数传递模型,进而从基于深度学习的可见光物体检测模型上抽取了用于红外物体检测的预训练模型,并在课题组实地采集的红外数据集上进行fine-tuning,从而得到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物体检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与可见光决策级融合检测模型,并对模型设计、图像配准、决策级融合过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进行了白天和傍晚条件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单波段检测实验和双波段融合检测实验。定性分析上,由于波段之间的信息互补性,相比于单波段物体检测,双波段融合物体检测在检测结果上具有更高的置信度和更精确的物体框;定量分析上,白天时,双波段融合检测的mAP为86.0%,相比于红外检测和可见光检测分别提高了9.9%和5.3%;傍晚时,双波段融合检测的mAP为89.4%,相比于红外检测和可见光检测分别提高了3.1%和14.4%。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双波段融合检测方法相比于单波段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同时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板式膜反转降膜吸收器设计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式膜反转降膜吸收器是一种将板式降膜吸收和膜反转技术相结合而开发的新型吸收器,合理设计与掌握其吸收性能对今后这种吸收器的工程应用十分重要.为此,通过建立、求解板式膜反转降膜吸收过程的数学模型,确立了设计条件下最佳吸收器结构;对于所设计的板式膜反转吸收器进行了不同吸收压力、溶液流量、进口浓度、进口温度及冷却条件下传热传质性能的计算,并与竖板降膜吸收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