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61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21.
针对火调工作中的证据合法保全工作,阐明了证据保全工作的法律严肃性和程序合法性的要求、内容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调节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用量合成了以聚丁二烯(PB)为核,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为壳的核壳粒子ABS-g-GMA。接枝特性测试发现TDDM降低了核壳粒子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动态力学热分析结果表明TDDM降低了PB相交联程度,提高了PB空洞化能力。随着TDDM用量增加,ABS-g-GMA屈服应变降低,断裂伸长率提高。透射电镜发现TDDM加入对ABS-g-GMA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与聚碳酸酯(PC)共混物基体中的分散形态没有不利影响。力学测试表明ABS-g-GMA粒子对PBT/PC共混物具有良好的增韧作用。TDDM对ABS-g-GMA增韧PBT/PC有积极作用,能使共混物冲击韧性和断裂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3.
一、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的提出与构建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以煤炭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核心,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是调整煤炭产业结构、转换经营方式、减少资源消耗、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矿区、发展循环经济和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形势要求下,建立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的目的,便是要科学合理地开发中国煤炭资源,实现煤炭洁净综合利用和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保证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4.
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要求与措施 1.1 地基基础检测 1.1.1 桩基检测 (1)单桩竖向承载力.在检测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在相同环境下,保证试桩的数量在3根以上;需使用油压千斤顶进行加载;对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座、试桩三者的间隔要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设计的试桩需要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严格控制测读桩沉降量的时间长短;根据具体标准来限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5.
煤炭分类国际标准ISO 11760已于2005年发布,该国际标准是一个煤炭科学分类,与现行的应用型的中国煤炭分类标准GB 5751相比,在分类方法和分类参数上都具有显著的差异。如何应用国际煤炭分类标准来评价中国的煤炭资源,并与实用型的中国煤炭分类体系兼容,还需做相应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中国水煤浆技术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丛  姜英 《煤质技术》2007,(5):45-48
简述中国水煤浆技术的工业应用现状,探讨了水煤浆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孤立地看待水煤浆技术问题、政策风险问题、市场问题、水煤浆技术自身的提高和完善及水煤浆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9.
我国动力配煤灰熔融性可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虑我国动力配煤中灰熔融性的可加性,分别选择了10个单煤与配煤的灰熔融性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灰熔融性可加性的因素,并对其可加性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不同燃料煤添加固硫剂前后硫排放试验研究,对不同固硫剂的固硫效果进行了测试和科学的分析评价。分析讨论了自固硫效率、最大固硫效率和有效固硫效率3种固硫效率指标在评价燃煤固硫效果时作用的差异,提出有效固硫率是评价燃煤固硫剂固硫效果最为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