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以九位八车自控立体停车场的设计为基型,该模块结构经过组装可以制造出小、中、大型立体停车场。是技术含量高、发展快、收益高并且具有社会公益性的新产品。既适合于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投资,也适合于国有大型企业开发、研制、生产。  相似文献   
102.
采用热轧+温轧方法制备Cu/Mo/Cu复合板,研究轧制工艺对复合板结合界面及组元厚度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轧制变形后,铜钼界面实现紧密结合且结合机制为齿状啮合,铜层外表面和靠近界面层的晶粒比中部细小;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铜层等轴状晶粒沿轧制方向被拉伸,界面结合效果明显改善,且由齿状变得较为平直。分析组元厚度配比,铜层变形量较钼层的大,随着总压下量的增加,组元压下率的差值减小,变形量逐渐趋于一致;首次提出了Cu/Mo/Cu三层复合板厚度配比的关系,为实际选择原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与砂土参数间的统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现场勘察资料及土工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标贯击数与土的天然孔隙比、内摩擦角、压缩模量、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式。利用这些关系式可根据标贯击数估算出砂土各参数。最后分析了各个关系式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减少底板水害隐患对矿井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威胁,在巷道开始掘进与采煤工作面形成之前,往往需要采取超前探查与底板注浆加固的办法,对潜在的或实际揭露的导水通道、含水体等进行加固治理。在钻孔过程中,受矿井围岩周期来压的影响,套管错断,致使无法有效控制钻孔出水。通过挖设泵坑疏导水源进行分流的方法,减少从钻孔内直接流出的出水量,从而为钻机施工打捞错断套管,重新下设新套管,创造了低水压、小水量的外部施工条件,最终使用止水器对出水钻孔进行有效堵水治理,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对于复杂多变的热工对象,难以建立较为准确的动态模型,这是影响动态控制品质的主要因素.对此,提出了运用空间统计学中的克里格估计方法来建立复杂多变的热工对象的自适应动态模型.该方法是一种基于样本数据的非参数回归建模方法,具有多维插值的形式,不需历史数据和模型训练,只需添加实时数据即可建立对象的自适应动态模型.通过对Mackey-Glass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仿真和实际电站锅炉NOx排放的动态预测,表明了该方法在复杂热工对象动态建模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马良荣  张刚  郑璐石  孔亮 《宁夏工程技术》2007,6(2):133-136,140
针对素填土挤密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据宁夏南部地区田老庄变电所110 kV建设工程地基处理的基本情况,详细阐述了素填土挤密桩的设计方法、加固机理、检测过程等.通过对地基处理前后的分析作出的相关参数对比图把地基处理的效果直观地显示出来.从理论上推导以适当的桩径、桩间距和天然孔隙比来预测地基处理效果的公式,结合图表及推导分析指出了工程实际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从而对其机理及结果形成完整的认识,有望能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7.
基于PLC的变频器-拖四供水控制系统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变频器在生活小区双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8.
该文基于极限应变点破坏的概念提出了钢材的破坏条件,给出了破坏函数与破坏曲面。利用FLAC~(3D)软件以钢简支梁为例,尝试将数值极限分析方法中极限应变法应用到钢结构。该方法利用数值极限分析法求取材料的极限应变,将其作为材料点破坏判据。无论受拉或受压均视钢材为弹塑性材料,钢材达到屈服荷载下的弹性极限应变为屈服,达到弹塑性极限应变为破坏。首先对钢梁材料进行直拉试验,得到钢材的力学参数,进而用数值极限方法求得该钢材的极限应变值,然后对简支钢梁进行纯弯试验直至破坏,用FLAC~(3D)模拟该试验过程,最后将数值计算结果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钢梁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都吻合较好,初步证明极限应变法可用于钢结构,并对基于极限应变的钢梁破坏标准与现行规范破坏标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9.
为解决现有输电网规划方法在多场景情况下存在的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规划方法的运算效率,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输电网规划方法。首先,通过聚类方法,以系统信息熵最小为目标,生成用于规划的电网典型场景,并建立适用于多场景的输电网灵活规划模型。其次,综合运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及Actor-Critic方法,提出适用于输电网规划的改进指针网络模型,并采用改进指针网络与Actor-Critic结合的方法(revised pointer network with Actor-Critic, RPNAC)对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基于IEEE标准算例进行计算及数据分析,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0.
土的应力方向依赖性是指土的力学特性随应力方向改变而改变的性质,其内在原因是颗粒堆积形成的土体在微观尺度上具有各向异性。为了定量描述各向异性颗粒材料沿不同方向孔隙特征的差异,提出孔隙面积比的概念,即颗粒材料某一截面上孔隙面积与颗粒面积之比,并建立孔隙面积比与组构张量之间的定量关联。在此基础上,将各向异性状态参数定义为当前方向的孔隙面积比与孔隙面积比的平均值(或孔隙比)的差值,以定量描述材料不同方向的状态与平均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等效应力法对砂土UH模型进行“改造”,建立砂土的EUH模型。EUH模型仅增加了2个试验参数,便可以很好地反映应力路径、孔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应力方向依赖性,实现了对主空间和物理空间中各应变分量应力方向依赖性的精确预测,进一步验证了等效应力法的科学性,为等效应力法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