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41篇
化学工业   47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56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张亮亮  李研  于洋  高小丽  孙超凡  齐达 《钢铁》2017,52(1):81-86
 针对780 MPa级双相钢表面存在严重的条状色差缺陷,从微观特征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采用SEM及EPMA分析手段研究缺陷表面情况,结果表明,缺陷处微观形貌呈粗糙破碎状,破碎的密集程度和缺陷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能谱和电子探针证明,破碎处只存在轻微氧化。应用辉光手段分析表层富集情况,色差严重程度与硅、锰等元素富集峰值距表层深度密切相关,结合热轧截面分析富集现象在热轧以橄榄石相的形式存在,宏观表现为条状红铁皮,该铁皮经过酸洗后难以除尽,在后续冷轧时不同区域表层元素富集深度及破碎密集程度存在差异,表现为连退板表面的条状色差缺陷。在此研究基础上优化热轧和冷轧生产控制方案,最终有效降低或消除了连退板表面条状色差缺陷。  相似文献   
142.
以双鸭山煤奸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对其化学成分、颗粒级配、压碎值、承载比、冻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七星与四方台矿区煤矸石为级配连续不均匀土。四种煤矸石的压碎值均较高,但均不超过30%。煤矸石的强度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煤矸石的CBR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而增大,93%压实度条件下在20.9%~35.9%之间。在冻融作用下煤矸石CBR显著降低;10次冻融时,新立与四方台矿区煤矸石的CBR分别为28.9%和47.2%。  相似文献   
143.
某锌锡铜铁硫多金属选矿厂一段磨机充填率为37%左右,日常补加球为高洛钢球φ100mm:φ80mm:φ60mm=3∶4∶3,合计150kg/d。二段磨机充填率为27%左右,日常补加球为高洛钢球φ50mm:φ40mm:=10∶7,合计170kg/d。磨矿最终产品-400目含量达到47%以上,严重过磨,磨矿介质消耗量偏高,仅仅二段磨钢耗为0.224kg/t,磨矿能耗也相对较高,同时易选粒级含量偏低,直接影响选别作业的技术指标。通过在二段磨矿中开展钢锻应用研究,钢锻与钢球相比,可减小磨机充填率,磨矿效果显著;钢耗明显降低;磨矿产品易选粒级含量明显上升,有效减少过粉碎,为选别作业提供有利条件;能耗明显降低;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效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建议在选矿厂的可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4.
针对大黑河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及其溯源追踪问题,基于2010~2014年的气象、水文及地下水资料,分析了大黑河平原区地下水补排平衡关系及地下水时空演变特征,采用水量平衡法定量分析了降水、地下水开采等要素对该平原区地下水补排平衡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大黑河平原区地下水位整体下降,市区下降最为显著;地下水变化的主要驱动要素依次为地下水开采(28.76%)降水入渗补给(23.44%)潜水蒸发(21.20%)山前侧渗补给(18.94%);时间上,5~6月地下水开采对地下水变化贡献最大(52%),8~9月降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变化的第一驱动要素(56%);空间上,大黑河平原区大部分区域降水是地下水变化的第一驱动要素,而在市区地下水开采是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驱动要素。研究成果可为地下水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5.
对5 mm厚铝合金7050搅拌摩擦焊接头微区进行了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了焊核区、前进侧及后退侧热力影响区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结果表明,焊核区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最快,前进侧热力影响区次之,后退侧热力影响区最慢. 焊核区疲劳裂纹呈沿晶与穿晶混合方式扩展,热力影响区的裂纹主要以穿晶方式进行扩展. 裂纹偏转或裂纹产生分支是热力影响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的原因. 疲劳裂纹扩展初期,焊核区断口有疲劳辉纹出现;热力影响区断口并没有找到疲劳辉纹,而是出现了轮胎压痕花样. 疲劳裂纹稳态扩展期,焊核区和热力影响区断口均有疲劳辉纹.  相似文献   
146.
路域生态系统监测是掌握路域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和变化原因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对于路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具有大范围、多时相、高精度和综合性等优势,遥感技术逐渐成为路域生态监测的主流手段。本文从景观格局遥感监测、植被状况遥感监测和物种多样性监测3个方面,回顾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研究趋势,指出现阶段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展望。研究表明:(1)路域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涵盖方面众多,研究成果丰富,不同方法具有各自的应用优势和不足;(2)路域生态系统遥感监测目前仍面临着针对公路建设期监测少、监测评价指标针对性弱、基于公路特点的遥感监测较少、路域范围划定不明确等诸多挑战。因此,未来研究应从多维角度,设立多项指标对路域建设期生态状况进行评价,根据陆路交通设施的线性工程特点,发展具有针对性的监测技术,提升监测效率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7.
用盐酸和过氧化氢(或硝酸)溶解样品,采用多元谱线拟合技术(MSF)校正光谱干扰,消除了合金中镍、铬、钴、铝、钛、钨、钼、铁和锰等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影响,实现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镍-铬-钴系样品中硼的测定。分别采用B 249.677nm、B 208.957nm和B 182.578nm为分析谱线,在合成标样和镍-铬-钴系标样两种校准模式下绘制两种校准曲线,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校准模式,若不选用MSF模型进行校正,则在各分析谱线处所得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较差,其最大值仅为0.828(谱线B 208.957nm),而采用MSF模型校正后,在谱线B 249.677nm和B 208.957nm处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B 208.957nm处的相关系数大于0.920。采用MSF模型进行校正,分别以合成标样和镍-铬-钴系标样两种校准模式对3个不同含量水平的镍-铬-钴系标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合成标样校准模式所得结果要优于镍-铬-钴系标样校准模式。因此,将MSF模型校正和合成标样校准模式作为测定镍-铬-钴系样品中硼的分析条件。考虑到若采用谱线B 182.578nm为分析谱线,会增加分析时间和增大成本,同时在谱线B 208.957nm处的相关系数、与认定值的吻合性均低于谱线249.677nm,实验最终选用B 249.677nm作为分析谱线。精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样品A40和198在谱线B 249.677nm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2.0%~11.0%,方法检出限为0.0005%。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对GH4720Li合金样品进行分析,并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方法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8.
由于液体(尤其是液态水)对太赫兹波的强吸收,以液体为介质的太赫兹波产生和探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法实现的。本文综述了基于液体的太赫兹相干探测方法,此方法能在更低的探测激光能量下实现更高的探测灵敏度,可以解决目前基于固体和空气的探测方法遇到的探测频带受限、探测激光能量过高的问题。该探测方法的工作机理被归结为飞秒激光与太赫兹波在液体等离子体中的四波混频过程,因此太赫兹波与探测激光、产生的二次谐波间的场强、偏振具有简单的依赖关系,这使得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用于太赫兹波偏振敏感光谱的检测。液态水对太赫兹波的强吸收限制了检测灵敏度的进一步提高,可以利用其他液体或溶液替代纯水来降低太赫兹波的吸收,提高探测灵敏度,这对于该探测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9.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借由控制器设计达到模拟同步发电机外特性的效果, 改善了含有新能源的电网系统 的稳定性. 根据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可调的特点, 可采用参数自适应调节优化系统动态性能. 但传统虚拟同步发电 机参数自适应调节仍存在两方面不足: 一方面, 大范围调整阻尼下垂系数和虚拟转动惯量, 对系统储能裕量要求高; 另一方面, 暂态调节过程中存在功率超调现象, 对电力设备不利. 本文引入输出速度反馈调节系统阻尼, 为改善系 统暂态稳定性提供了方便的调节手段; 其次, 根据系统暂态功角特性, 提出了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 缩短了调节时 间, 将频率偏差减小至允许范围内, 改善了电网频率调节的暂态性能, 同时抑制了功率超调. 最后, 对比实验结果表 明本文控制策略优于现有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0.
张亮亮  马斋爱拜 《电子世界》2011,(10):46+52-46,52
人工神经网络是人们受生物系统中发生的自学习过程的启发而建立的一门学科.人工神经元和神经网络就是在试图模仿生物的相应工作机理,把自学习看作是一种自主的过程.生物神经的学习是通过调整突触的权基发生的.人工神经网络也是通过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阀值来学习的.应用数学的方法可以获得人工神经网络权值和阀值的调整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