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单颗粒重构技术是确定大分子三维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由于其本身独有的一些优点,单颗粒重构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其处理过程极其耗时,并且缺少高效的并行实现,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对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单颗粒重构软件EMAN进行了性能优化及并行加速.通过分析各部分的具体算法,发现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在低通信开销的前提下实现负载平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动态调度算法.该算法不仅适合于EMAN,同样适合于其他类似的独立任务调度问题.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串行程序运行时间减少11. 50%.由于采用了自适应动态调度算法,提供的并行实现比EMAN自带的实现具有更高的加速比,其中最耗时的分类操作加速比接近线性.在16个处理器核上的总体并行效率比EMAN自带的并行实现高29. 8%.因此,提供的并行实现可有效利用计算资源,显著缩短单颗粒重构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32.
抽水蓄能机组在实际运行中螺栓受力会随着工况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而且在重复加载的过程中,螺栓会发生疲劳失效,其疲劳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各种工况下螺栓的疲劳特性对于水电站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回龙抽水蓄能电站其之前顶盖螺栓曾发生断裂造成事故,本文结合顶盖螺栓的改造的情况,基于有限元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螺栓直径的疲劳特性开展了研究,得到了三种不同直径螺栓在不同工况下的疲劳特性,其中水轮机工况—水轮机飞逸工况此交变工况下的螺栓的疲劳寿命最低,但依然满足疲劳强度的要求,不会发生疲劳破坏,三种直径的螺栓在四种工况转变过程中均为无限寿命,满足疲劳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西峰油田油井防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井喷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以及西峰油田前期放喷工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对比上述防喷工艺的优缺点,开发设计了一项新型的滑套投捞式防喷工艺。该工艺能够解决下油管时的井喷问题,并且考虑了起油管过程中的井喷问题,使该工艺功能上更全面,同时施工操作也更简便。  相似文献   
34.
针对不同碳源捕集能耗、不同运输地貌和距离的压缩功耗,以及CO2驱不同开发阶段能耗和泄漏的差异,以CCUS项目能耗和泄漏、散逸排放为约束条件,项目周期全流程净减排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碳减排量核算约束下符合油藏动态开发规律的CCUS源汇匹配方法,可为“双碳”目标下CCUS技术产业布局和项目实施提供决策依据。以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的CCUS产业规划为例,综合考虑现有煤电、煤化工碳源运行和装置服役时限、CO2捕集能耗预测、CO2驱注入倍数与循环气量,以及盆地内煤基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等限制因素,按2025年、2030年、2040年、2050年和2060年5个阶段完成鄂尔多斯盆地CCUS项目源汇匹配优化和阶段部署,匹配的CCUS/CCS项目群在2025—2060期间累计注入CO2约3.96×108t (含循环气0.48×108t),扣除各工艺能耗和泄漏排放后的CO2净减排量可达2.54×108t,净减排效率约为72.9%。  相似文献   
35.
酸化压裂选井选层的灰色多目标局势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琦  张法  周丰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3):364-365,382
传统的酸化压裂选井方法依据经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研究了一种新的酸化压裂选井选层的灰色多目标局势决策方法,并对6口压裂候选井进行了优选。该方法改变了以往选井选层中只考虑单一优化目标函数的作法,综合考虑了候选井层的多个性能指标。克服了以往选井选层方法的盲目性,因而更加合理,结果与实际更相符。  相似文献   
36.
<正> 笔者曾在本刊1996年第12期上发表的“新型微功耗磁传感探测器”一文中,介绍了该探测器的基本原理、电路构成和应用前景。本文作为上述文章的补充,较详细地阐述新型微功耗磁传感探测器所用的关键部件——新型微功耗磁传感器在不同应用场合要考虑和解决的实际技术问题。 现已能提供用户选用的新型微功耗磁传感器有φ43×19毫米和φ36×19毫米两种规格。传感器有一根三芯电缆相连,其中一根芯线和屏蔽线作为电源输入线,其余两根芯线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线。传感器由6伏稳压电源供电,红色芯线接电源正极,屏蔽层编织线接电源负极。两根信号输出端线可组成平衡方式输出,也可以接成非平衡方式输出。传感器只要接上电源,就能正常工作,用电压表或电平记录仪作为终端显示装置就能得到代表传感器所在地点存在的磁场  相似文献   
37.
本文研究了垂直电偶极子在介质-导体平面结构中的电波传播问题。利用索末菲积分表达式,通过假定场在各个区域中的形式以及使各区域中的场满足边界条件,导出了电磁场在介质-导体结构中的表达式。对场的表达式所做的渐近计算表明了介质下面导体的存在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