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铸钢材料电火花表面沉积WC-4Co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电火花沉积工艺,在铸钢表面制备了WC-4Co沉积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对沉积层的相结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层主要由Co3W3C、Fe3W3C、W2C、Fe7W6等相组成;沉积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Fe7W6、W2C等硬质相弥散分布于沉积层中,部分区域硬质相达到了纳米颗粒尺寸;沉积层的平均硬度为1517HV0.3,约是基体硬度(502 HV0.3)的3倍;其耐磨性能比基体提高了2.4倍;沉积层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细小的弥散分布的硬质相是沉积层硬度以及耐磨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以全氟烷基醇(TEOH-10)对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进行修饰,通过扩链剂进行封端在聚氨酯侧链同时引入氟碳基团和疏水性基团实现双组份改性异氰酸酯,并通过TEOH-10/MDI的摩尔比控制含氟基团(-CF_2CF_3)的数量,制备改性聚氨酯(FPU-s)。以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成分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分析微相分离结构的影响因素;随着含氟量增加,水接触角达到123.1°而具有强疏水性。本实验通过新型化学改性的方式制备了高水附着力、强疏水性及低表面性等优良性能的防腐蚀改性聚氨酯材料。  相似文献   
33.
目的提高聚氨酯涂层材料的耐磨性和疏水性。方法以全氟辛基乙基醇(TEOH-8)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制备疏水性氟化聚氨酯(FPU)涂层,并使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耐冲蚀磨损试验、扫描电镜观察(SEM)等,分别对涂层内部官能团以及氟化聚氨酯的软、硬段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分析,并表征了涂层的耐气蚀磨损性能和表面微观结构。结果 ATR-FTIR显示FPU试样不含亲水性—CH_2OH基团,DSC表明FPU弹性涂层在遭受冲蚀时,硬段相T_(g(HS))值随着外力的增加而降低,使得硬段相的结晶度提高,涂层表面硬段相的抗张强度增强,涂层的抗磨性能提升。耐气蚀磨损试验表明,FPU涂层的实际空蚀量C为0.9313×10~(-3) kg,小于根据运行时间计算的空蚀保证量C_n,达到了空蚀保证量的标准,抗磨能力相对合金提高了44.68%。由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可知,磨损后的表面出现了划痕,但近表面键能较高的C—F链具有高强度和耐水性,阻止了磨损向涂层深处扩展。结论疏水性FPU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耐磨性,可用于水下零部件的防护。  相似文献   
34.
35.
为研究致密度对多孔材料压制变形的影响,针对多孔疏松材料对SHS烧结致密化成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应用ANSYS软件研究了压下量为30%时,孔数目不同且均布情况下压制变形的特点.通过分析变形区应力应变分布,孔形状及尺寸变化,材料变形力的变化,得出了致密度对变形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6.
采用无模旋转喷涂工艺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保温防水涂层。通过实验与传统保温材料的吸水率、导热系数、密度、抗静水压等物理参数进行了对比,并对弹性聚氨酯的耐海水腐蚀和深海保温性能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喷涂聚氨酯弹性保温材料可以满足水深在500m以上海域中海底输油管道保温的要求。  相似文献   
37.
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冷却速度快、工件畸变小、原料消耗少、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本文从背景、基本原理、研究现状等方面对激光熔覆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在其研究现状中,主要从熔覆层材料、工艺种类、工艺参数等几方面综述了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对激光熔覆材料体系做了重点阐述,比较了三种自熔性合金粉末体系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激光熔覆技术现存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通过分析环氧玻璃鳞片涂层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电阻电容和特征频率的变化特点,对其在各个浸泡阶段的防护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浸泡初期,环氧玻璃鳞片涂层良好的屏蔽作用可阻挡水分子和腐蚀介质的渗入;在浸泡中期,环氧玻璃鳞片涂层因吸水饱和而失效,导致腐蚀介质渗透到钢铁基材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腐蚀,但是,由于腐蚀产物添堵了孔隙,再加上玻璃鳞片的层状分布使腐蚀介质渗入得以延缓,从而使腐蚀速率降低;在浸泡后期,环氧玻璃鳞片涂层快速失效,腐蚀产物大幅增加导致膨胀剥落,腐蚀介质直接和钢铁基材发生电化学反应,防护能力极低.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出一种耐磨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将球形纳米氧化铝经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负载到氧化石墨烯表面,再将其作为填料加入到环氧树脂中,制备出球形纳米氧化铝/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硬度计、磨耗仪及万能试验机,分别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磨损量、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相较于纯环氧树脂,磨损量减少了 52.5%;弯曲强度达到了 121.4 MPa,为纯环氧树脂的1.44倍;冲击强度达到了 27.4 J/m2,为纯环氧树脂的5.96倍.球形纳米氧化铝大的比表面积与表面作用力增强了片层状氧化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的表面作用,进而使该新型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