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外预应力筋和梁体在受力过程中变形不协调,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确定一般需要通过结构的总变形求得.在试验基础上,利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计算公式,对体外预应力梁进行计算,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运用现行主要规范或规程中体内无粘结筋的计算方法计算体外预应力结构体外筋的极限应力,都存在较大误差,如何合理地进行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计算应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2.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方面也所有提高,进而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安全的用电服务,促进了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文章针对于10kv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管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
新型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实用性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原理,进行了一种新型减震结构系统的试验研究。这种结构的主结构与顶层楼体间通过叠层橡胶支座连接,形成一个大型的悬浮顶层TMD系统。研究表明:对吸震体进行适当的参数选择,这种新型的减震结构系统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主结构顶层加速度响应减少1/4以上。该体系减震效果好、工艺简捷,对于工程抗震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某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时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运用有限元程序ANSYS 对某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及地震载荷作用下的时程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结构的前20 阶频率、振型,并进一步计算了在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的位移及内力,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很大的抗侧刚度,且沿高度分布均匀,自振频率满足结构使用要求,为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5.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自振频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进行了3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动力试验,试验表明:在张拉阶段,试验梁的自振频率随预加力的增大而提高,这是与传统的线弹性理论分析结论相反的;张拉开裂之后,试验梁的自振频率明显下降。为了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运用相关文献中体外预应力梁的频率计算公式,对试验梁的自振频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在梁频率的变化趋势及数值上均有较大的出入。该文以试验为基础,结合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的这种特性,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该文提供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带地下室基础的常用类型,重点介绍了适用于多、高层框架结构有大空间的地下室基础设计的一种新方法———条形基础加防水底板,提出了这种基础在施工中应采取的方法,说明了这种基础与同类其它形式的基础相比所具有的最大优越性:降低基础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某高层建筑物结构特征、原基础设计、场地地质条件及施工时出现的桩基事故,分析了产生桩基事故的原因,重点说明了该工程加固处理的方法,对软弱场地土桩基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该建筑物所处场地地质条件及其原结构特征、原基础设计情况 ,表述了该桩基施工时所出现的事故现象 ,重点分析了产生此次桩基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79.
张晋  贺曦文  郑怡  张耀庭 《硅酸盐通报》2023,(10):3489-3498
高强度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HS-ECC)中的精细硅砂骨料粒径通常小于0.30 mm,价格昂贵且不利于减少HS-ECC收缩,同时精细硅砂的开采和加工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粒径在0.30~<4.75 mm的地聚物骨料(GPA)作为精细硅砂的替代骨料制备HS-ECC,GPA的粒径被划分为三组,分别为0.30~<1.18 mm、1.18~<2.36 mm、2.36~<4.75 mm,以研究各粒径区间对HS-ECC抗压强度、拉伸应变能力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GPA粒径与石英砂骨料相同时,HS-ECC延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对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影响较小,平均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间距均明显减小,GPA-水泥基质界面过渡区宽度大于石英砂-水泥基质界面过渡区宽度;GPA粒径不同时,HS-ECC的延性、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随GPA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平均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间距均随GPA粒径的增大而增大,GPA-水泥基质界面过渡区宽度随GPA粒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