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32篇
建筑科学   136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FDN在α半水脱硫石膏表面的吸附特性与分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仪、微电泳仪、X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研究了FDN在α半水脱硫石膏表面的吸附特性、表面电化学性质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α半水脱硫石膏对FDN吸附为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基本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热为5.76kJ/mol,吸附层厚度为9nm;FDN为平躺吸附,吸附层空间位阻小,其分散作用主要依赖ξ电位的静电斥力,而ξ电位取决于FDN首层吸附量;α半水脱硫石膏水化很快,其水化产物覆盖对静电斥力有屏蔽效应,静电斥力分散作用的稳定性差,流动度经时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52.
减水剂对建筑石膏的助磨作用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离心式颗粒粒度分析、SEM微结构分析、压汞法孔结构分析、紫外吸收光谱吸附量测定与电泳法ξ电位测定,结合宏观性能试验,研究了减水剂对石膏的助磨和分散作用.结果表明,减水剂磨前掺入不仅具有良好的助磨效应,而且分散能力有显著提高.减水剂磨前掺入可显著提高石膏的粉磨效率,提高石膏的比表面积,使颗粒粒度细化;可明显增加减水剂在石膏表面的吸附量与ξ电位,其分散能力大大优于减水剂同掺.这为减水刺作为功能组分制备石膏基材料提供了依据以及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53.
阐述了陶瓷石膏模具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水膏比、外加剂、纤维减水剂复掺、耐磨材料对陶瓷模具石膏强度及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折强度随水膏比增加而大幅度降低,吸水率逐渐升高;随聚羧酸减水剂、磷酸三丁酯消泡剂的增加,石膏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掺量为0.15%、0.07%时达最高值,且绝干强度增幅显著,分别为54.23%、18.90%,减水剂作用下石膏的吸水率较低;聚丙烯纤维与减水剂复掺对综合提高石膏抗折强度、改善吸水率有利;石英砂耐磨材的添加使石膏强度呈先小幅度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石膏表面质量磨损率逐渐降低且效果显著,吸水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4.
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流动性与保水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减水剂、纤维紊醚、砂的细度模数、灰砂比及木质纤维对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流动度经时性和保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水剂在掺量饱和点附近时,100min流动度经时损失最小,为4mm,保水性则达到89.2%;纤维素醚掺量宜选择0.05%,对应的100min流动度经时损失为6mm,保水性可达97.2%;砂的细度模数在0.9-1.6之间、灰砂比大于1:1.6时,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保水性;木质纤维对水泥基自流平砂浆的流动度经时性和保水性不存在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55.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EPS)外墙外保温砂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改性,EPS表面由憎水性变为亲水性,能被新拌硅酸盐水泥浆体所润湿.以改性EPS为轻骨料,水泥为胶结材,辅以纤维和聚合物改性,可配制施工性、热工性、耐候性、抗裂性良好的保温砂浆.这种新型保温砂浆可用于外墙外保温,突破了传统保温砂浆只能作内保温的局限,已在建筑工程中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56.
实验室模拟再生石膏的生成条件制备出含粉煤灰的再生二水石膏样品,对经煅烧后得到含粉煤灰的再生建筑石膏进行了力学性能实验,并进而研究了粉煤灰对再生建筑石膏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相比未掺粉煤灰的原生建筑石膏(POP)而言,掺粉煤灰原生建筑石膏(POAP)的需水量降低,56d强度增加;相比未掺粉煤灰的再生建筑石膏(R-P),掺粉煤灰的再生建筑石膏(RAP)的标稠需水量降低,56d强度变化不大,但它的凝结时间却延长,2h强度逐渐降低。相比POP和POAP,R-P与R-AP的力学性能均降低,且R-AP的抗压、抗折强度降幅更大。由于粉煤灰的不完全水化,使得再生建筑石膏中依旧含有部分未水化的粉煤灰,它会在后期继续水化,从而使再生建筑石膏56d强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7.
再生石膏相组成、热性能及微观形貌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相组成分析、DSC/TG和SEM对再生石膏(RG)的相组成、热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变化机理,旨在揭示再生石膏与天然石膏、建筑石膏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再生半水石膏(R-P)的相组成发生改变,半水相降低3.5%左右;再生石膏的热稳定性下降,第一次脱水温度降低8℃左右,第二次脱水温度降低6℃左右;再生石膏的结晶变差,晶体中裂纹和孔隙增多,晶粒分布不均匀。分析表明,R-P中半水相含量的降低是由于RG中二水相含量降低及颗粒大小分布不均所致,再生石膏结晶水脱水焓的降低以及再生石膏颗粒的减小是造成再生石膏和天然石膏热性能差别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为提高磷石膏在水泥中的有效利用,分析磷石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吸收光谱、色质联谱等测试手段对磷石膏中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研究有机物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石膏中有机物为乙二醇甲醚乙酸酯、异硫氰甲烷、3-甲氧基正戊烷、2-乙基-1,3-二氧戊烷。有机物主要以物理吸附形式分布在石膏晶体表面,含量约为0.1%~0.2%。它使水泥凝结时间延长,强度降低,尤其是28天抗压强度有较大的下降,通过浮选处理可清除。  相似文献   
59.
我国陶粒混凝土发展前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室内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节能问题日益凸现。积极开发新型节能墙材既符合开展建筑节能的需要,又符合国家墙材革新政策的要求。近年来,各地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迅速发展起来的陶粒及陶粒砼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人造陶粒原材料来源广泛,陶粒砼与制品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耐久、抗震等一系列优点,因此自问世以来,其研究开发一直受到各国重视,陶粒的发展已成了一个国家发展轻骨料水平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60.
采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SCA-1613)对聚丙烯纤维分别进行浸泡和表面接枝改性,并研究了最佳改性工艺条件;通过对开裂指数和断裂能的测试,研究了偶联剂改性对聚丙烯纤维在砂浆中的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纤维相比,经硅烷浸泡处理后的纤维,可明显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塑性开裂性能,其最佳的纤维体积掺量为0.08%,改性效果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