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综合类   16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讨论了基于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上无限板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由迭加法得到了任意分布的移动载荷作用时的封闭形式的精确解。文中给出了移动的集中和局部均布载荷作用时板的内力及板与地基的接触应力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42.
土—桩—平台—水流系统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土—桩—平台—水流系统在水平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作了分析研究。考虑了桩与地基土、水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由解析法给出了系统对地震响应的分析,并就地震激励频率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作了数值计算,给出了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43.
本文利用迭加原理从球对称波导了出柱面波方程的一种通解,这一通解可表明二维波所具有的“弥散现象”。  相似文献   
44.
深圳水库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深圳水库高边坡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边坡滑动位移以及边坡失稳的突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地下水及土体水弱化性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边坡失稳突变特性的分析采用突变理论模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位移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失稳主要是由地下水的影响及土的水致弱化性质引起的。突变理论模型分析也表明,水的作用使土的强度降低为某一数值时,边坡的滑动位移将突然增大,发生突变性失稳现象。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相符,可为边坡的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讨外加强电场作用下极细颗粒黏土渗透系数变化的内在机制,采用改进ST55-2型渗透仪,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先进行孔隙液为蒸馏水的人工土试样和天然土试样在外加强电场下的渗透试验,然后进行不同浓度NaCl孔隙液条件下的人工土试样在外强电场下的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外加强电场对土体的渗流性质有重要影响,当孔隙液为蒸馏水时,无论人工土还是天然土,电压较小时,带电黏土颗粒双电层极化对渗流特性影响较大,表现为渗透系数减小,而在电压较大时,带电黏土颗粒双电层极化引起的在电极板阴极处微缝隙对渗流特性影响较大,表现为渗透系数增大;当孔隙液为NaCl溶液时,黏土颗粒双电层极化引起的渗流量减小量比微缝隙引起的渗流量增加量要大,渗透系数不会随外加电场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电渗固结内在机制变化提供参考,有助于完善电渗固结理论。  相似文献   
46.
A series of researche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soil sampl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under the action of consolidation loads, such a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he pore scale, shape and size distributions of micro-structure units, with an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SEM), a mercury intrusion analyzer and a mineral diffractome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olidation pressures remarkably change the pore siz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lt, thus changing its compressibility and permeability. This can be proved by the fact that, in the earlier stage with a consolidation pressure of p<200 kPa, the pore sizes are greater and the compressibil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are larger. However, they rapidl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consolidation pressure. And in the later stage with a consolidation pressure of p>200 kPa, the pore sizes are smaller and the compressibil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are less. Therefore, the empirical formulas of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vs consolidation load and average pore diameter are deduced.  相似文献   
47.
土颗粒表面附有电荷并产生微电场,电场的作用使颗粒表面形成结合水膜,同时又影响土孔隙水中的离子运动规律而产生渗流离子效应,这两方面的影响将显著改变土体微孔隙的渗流特性,上述原因产生的渗流特性变化称为渗流的微电场效应。对于极细颗粒黏土,土颗粒表面电位可达数十至数百mV,致使渗流规律受到颗粒表面电场的显著影响。采用试验方法分析极细颗粒黏土微孔隙渗流的微电场效应问题,测试了不同孔隙水离子浓度情况的渗流固结结果,并由渗流固结试验成果推演颗粒表面电位对渗流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孔隙水离子浓度的减少,颗粒表面电位增大,试样等效渗透系数和固结速度随之减少,极细颗粒黏土微孔隙渗流具有明显的微电场效应。  相似文献   
48.
砂性土的蠕变性质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直剪蠕变仪,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分别测试了不同粒径和含水率的砂试样。试验结果表明:砂性土也具有一定的蠕变性质,其变形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稳定,且随砂土颗粒粒径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天然砂、粗砂的蠕变现象较其它颗粒的砂明显,同时含水率对砂土的蠕变特性影响不大。试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砂性土蠕变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9.
广州软土固结过程微观结构的显微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珠三角典型的广州金沙洲软土固结过程土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基于观测所得的显微照片分析软土在不同固结压力下微结构的尺度、形状、定向性等微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定量分析软土的微孔隙率、结构单元体分布角等微结构参数随固结压力的变化规律。根据显微观测照片的分析获得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结构单元体不断变大、微孔隙率减小、垂直于固结压力方向的集合体形状增长、结构单元体的定向性有所提高以及孔隙分布分维呈下降趋势并逐步稳定等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0.
层状饱和粘性土砂井路基的固结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层状饱和粘性土模型模拟路基土物理参数随深度成层状变化,并考虑土的流变特性、砂井的井阻和涂抹效应.由Laplace-Fourier联合变换和传播矩阵技术给出砂井路基固结变形分析,所得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