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综合类   16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51.
非线性滑动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特性及其突变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渐近解法 (KBM) ,给出了非线性滑动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渐近解 ,进而给出了振幅 -频率响应的计算结果 ,并分析了系统响应突变的复杂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系统参数的微小变化使响应振幅及其突变值、振幅响应的不稳定区域等特性明显变化 ,即系统响应特性对参数变化非常敏感 ;同时 ,由于系统阻尼的耗能作用 ,当阻尼较大或激振力、非线性参数较小时 ,非线性引起的突变现象消失 ,产生“伪线性性质”。分析得到的这些结论对系统的隔震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砂流法处理沉管隧道地基的模型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针对广州市洲头咀变截面沉管隧道地基砂流法处理而设计的足尺砂流法试验模型,用于验证砂流法施工工艺设计并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详细介绍了该模型、试验方案、试验参数、试验过程以及试验中的水压力和砂盘发展半径的量测方法及其测点布置等,并给出了试验测取的模型板底处的水压力-时程典型曲线、砂盘发展半径-时程典型曲线以及试验后砂...  相似文献   
53.
利用足尺砂流法模型试验模拟了砂流法处理沉管隧道地基施工致使管节竖向位移的全过程,获得了管节模型的相对高程-时程曲线、竖向位移量及砂盘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模型在试验中先后经历了砂盘正常扩展、缓慢跳动位移、快速平稳位移3个阶段;模型在缓慢跳动位移过程中的位移量、位移速率均较快速平稳位移过程中的要小。模型板的竖向位移使得流缝区域缩小,流槽厚度变薄且密集分布于砂盘顶面(占砂盘顶面积的30%以上);砂颗粒压积于砂盘顶部形成水平薄层状结构,是模型板竖向位移的直接原因;模型板竖向位移过程明显影响砂盘的半径扩展。工程实践中可适当利用管节的缓慢跳动位移过程减小流缝、流槽厚度,但需采取措施保证砂盘半径在管节产生竖向位移前达到设计值。  相似文献   
54.
广州软土固结过程微观结构的显微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珠三角典型的广州金沙洲软土固结过程土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基于观测所得的显微照片分析软土在不同固结压力下微结构的尺度、形状、定向性等微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定量分析软土的微孔隙率、结构单元体分布角等微结构参数随固结压力的变化规律。根据显微观测照片的分析获得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结构单元体不断变大、微孔隙率减小、垂直于固结压力方向的集合体形状增长、结构单元体的定向性有所提高以及孔隙分布分维呈下降趋势并逐步稳定等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5.
饱和软粘土地基的损伤模型与震陷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各向同性弹塑性损伤和Prevost模型的基本理论,把弹塑性等向硬化、运动硬化和各向同性损伤结合起来,推导了循环荷载作用下不排水饱和软粘土弹塑性动力损伤本构模型.考虑到地震作用下土体应力的不规则性,对循环三轴试验获得的粘土残余应变经验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最后将该残余应变引入到损伤演化方程中.通过对地基的震陷计算并与不考虑损伤的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合理地考虑屈服面内应力循环对地基残余塑性应变的贡献.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利用椭圆坐标中的分离变量法,由Mathieu函数给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椭圆柱面对SH波散射的解析解。对各种长短轴比值的椭圆表面和长为椭圆焦点距的裂纹尖端给出了动应力集中系数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57.
砂井地基固结的空间渗流和群井效应的解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Terzaghi-Rendulic三维固结方程出发,对砂井地基因结的空间渗流和群井效应作了分析。文中给出的砂井地基因结的解析解可考虑群井共同作用、空间渗流和井阻作用,满足软土的上下边界条件、各砂井中的连续和井阻条件。文末作了数值计算,讨论了空间渗流和群井效应对砂井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消散及地基因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饱和土介质的固-流耦合动力方程的势函数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固相和流相位移势函数,把饱和土介质的固-流耦合矢量动力方程分解成为解耦的无旋波和等容波方程,从而使问题的求解大为简化。同时,讨论了土体的孔隙水可自由流动和无渗流的情况,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9.
非线性地基-结构系统的地震共振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系统能量,由拉格朗日方程导出非线性地基.结构系统的动力方程,利用渐近解法(KBM)给出了系统共振区地震响应的渐近解,进而给出了共振区结构响应的振幅.频率响应数值结果,并分析了地基参数对结构振幅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基参数的变化,结构响应产生共振区畸变、振幅突变、“路径”效应与滞后现象等非线性性质,两突变点之间存在不稳定共振区;同一类型场地的地基,地基参数的变化对结构的动力特性有显著的影响,按现行抗震设计方法对非线性地基.结构系统进行抗震分析时,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需考虑这些非线性特性,使设计参数更合理和优化。  相似文献   
60.
极细颗粒黏土渗流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深入研究极细颗粒黏土的渗流特性,采用可调节水头高度的常水头渗透试验装置,利用不同离子浓度的孔隙液和蒸馏水,分别对极细颗粒人工土和广州南沙天然软土进行渗透试验。试验结果显现土体渗流的2个重要的特性,一是随着孔隙液离子浓度的增大,试样的渗透系数随之增加;二是随着水力梯度的降低,对于不同离子浓度的孔隙液情况,试样的渗透系数出现增大或者减小的“异常”现象。试验结果和机制分析认为,土颗粒表面电荷的微电场作用和渗流孔隙的微尺度效应是影响极细颗粒黏土的渗流特性的重要原因,而颗粒比表面积、表面电位、孔隙液离子浓度和孔隙尺度则是改变渗流特性的重要影响参数。对上述2个渗流特性分别采用“微电场效应”和“微尺度效应”作出解释,其中对软土渗流“异常”现象的真实原因仍需要更多的试验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