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1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久林 《冶金分析》2004,24(Z2):522-529
介绍了我国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2.
1概述GB/T2039—1997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已于1997年3月17日发布,1997年9月1日实施。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204—1997金属材料—连续拉伸蠕变试验方法,本标准代替了GB2039—80金属拉伸蠕变试验方法和GB639...  相似文献   
33.
一、概述冶金工业部颁布的YB53-64《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在国内已执行近20年。这些年中,在产品质量检验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某些不足之处。特别是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该标准已不能满足需要。因而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在制定新的国家标准时,收集了生产及科研单位对执行YB53-64的意见,并广泛征求了对制定国家标准的要求和建议。同时参  相似文献   
34.
国家体育场工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家体育场建筑耐久性设计要求,开展了耐久性混凝土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在试验室内,在配合比研究基础上,选择6组不同配合比,进行氯离子渗透试验、碳化试验和平板抗裂试验,分析了各种配合比因素的影响.在工程现场,对浇筑成型后的实体结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碱含量、碳化深度、表面渗透率、表面裂纹等指标进行了检测.经综合评估,国家体育场混凝土结构工程寿命可以达到100a以上.  相似文献   
35.
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施工新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其造型呈马鞍形,外壳由钢结构编织成鸟巢状,内部为三层碗状看台混凝土结构.看台结构存在大量斜柱、斜梁、空间环梁等异形构件.钢结构总用钢量约4.2万t.施工中通过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HRB钢筋应用技术、Q460高强钢厚板焊接技术、成套箱形弯扭构件加工制作技术等,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国建筑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非常显著.其中7项科技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完成了国家级工法4项.本工程已获得结构"长城杯"金杯和中国钢结构金奖.  相似文献   
36.
从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两方面对建筑用钢Q460E-Z35厚板焊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Q460E-Z35厚板焊接的成套施工技术,期望能为今后有关规范的修订及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7.
介绍一种新型钢丝绳曳引的施工升降机工作原理、优点,并在使用中发现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38.
分形几何在岩体损伤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引用B.B.Mandelbrot创立的分形几何学这一新理论分析了岩体结构的分形性、岩体损伤的分形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分形维数构造损伤变量的方法,并用于岩体力学参数估算,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结构面粗糙度和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结构面断裂力学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Ⅰ型、Ⅱ型结构面的表面特征,进而研究了结构面粗糙度和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效应。  相似文献   
40.
国家速滑馆作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采用了世界最大跨度正交双向单层马鞍形屋顶:屋盖采用柔性索网体系,屋面材料采用金属。为了解决这种新型屋盖中索网和屋面的变形协调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的柔性索网屋面荷载置换施工技术。施工时先对索网结构进行张拉,完成后在索网上吊挂IBC水箱,以提前将屋面荷载施加在索网结构上,然后在有初始荷载作用的条件下安装屋面,从而为新型屋面的高精度安装创造条件。在屋面安装过程中,将逐步有序地卸载预挂的IBC水箱,从而实现屋面荷载的置换。结果表明,本施工方案既能满足设计对屋面荷载的施加要求,又能实现经济环保的目标,可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