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4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介绍在硫精矿浆浓缩脱水中使用3 ̄#絮凝剂的沉降试验及工业应用效果。5年的生产实践表明,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絮凝剂能有效抑制硫精矿浓缩池溢流跑浑,每年减少价值15~20万元的硫精矿损失,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2.
介绍3~*絮凝剂用于硫精矿浆浓缩的沉降试验及工业使用效果。5年的使用情况表明,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絮凝剂能有效地抑制硫精矿浓密池跑浑,每年减少15—20万元的硫精矿流失,并避免了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33.
在“应予重视的建设力量”一文(见本刊1986年第9期)中曾提出:一个总包企业在大力使用集体建筑企业的情形下必须培养一批有技术、懂施工、善管理、有文化的施工员。因为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欲进一步加以阐述以期引起社会尤其是基本建设企业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4.
数字示波器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受多种误差因素的影响,系统噪声和孔径时间等动态误差是影响性能降低的典型原因。本文对动态误差作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提出了容易实现的动态测试方法,它考虑了系统的所有动态非线性误差,具有不附加本身的任何失真到测试过程的优点,并提供了清晰易懂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新型捕收剂PAC是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于近年研制的一种硫化矿捕收剂 ,曾有研究表明对铜、金、银等矿物具有选择捕收性。用PAC、黄药作捕收剂 ,在不同条件下对黄铜矿和黄铁矿单矿物的浮选对比试验表明 ,新型捕收剂PAC对黄铜矿捕收力强 ,对黄铁矿捕收力弱 ,具有明显的选择捕收性  相似文献   
36.
某难选复杂多金属矿的浮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某多金属矿是一座资源丰富、品位高、难分选的复杂银铜铅锌多金属矿,可回收的元素为锌、铜、铅、银、锑。该矿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不均匀,镶嵌关系十分复杂,但主要回收对象的氧化率较低,硫化率合计达到90%左右,利于浮选,而且,铜、铅矿物对捕收剂及其它药剂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锌矿物对活化和捕收作用响应性好。试验研究结果推荐“一段细磨(85%-74μm)-铅粗精矿再磨(95%-43μm)的铜-铅-锌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并结合使用铜、铅选择性捕收剂BK905和BK906,试验指标为,铜精矿品位18.23%、回收率84.82%,铅精矿品位66.35%、回收率80.78%,锌精矿品位45.16%、回收率84.04%。  相似文献   
37.
该复杂多金属矿银、铅和锌品位分别为184 g/t、0.56%和2.56%,银优先浮选的试验结果表明,难以获得高品位的银精矿,推荐铅锌依次优先浮选流程,将银矿物富集到铅精矿中,获得银铅精矿、锌精矿。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为:银铅精矿的银品位8 978 g/t、铅品位48.53%,相应的银回收率71.73%、铅回收率91.59%;锌精矿的银品位875 g/t、锌品位45.28%,相应的银回收率22.46%、锌回收率84.69%。银铅精矿和锌精矿中银回收率相加得银的总回收率为94.19%。  相似文献   
38.
铜硫浮选分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从分析铜硫浮选的难点问题出发,回顾和总结了铜硫浮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进展。理论方面包括黄铜矿和黄铁矿的电化学浮选研究,以及黄铜矿和黄铁矿微生物浮选研究。应用方面包括硫化铜矿物选择性捕收剂及新药剂制度的应用、铜硫在低碱矿浆条件下的浮选分离、被高钙强烈抑制的黄铁矿活化以及铜硫浮选分离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39.
永平铜矿铜硫浮选工艺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回顾和评述永平铜矿投产 15年来 ,铜硫浮选工艺从混合浮选、分步优先浮选工艺到等可浮工艺的技术改造实践。原设计的混合浮选流程不能充分适应矿石性质 ,药剂消耗大 ,浮选指标低 ,分步优先浮选工艺经与原混合浮选工艺在连续 4个月同时处理同类型矿石的生产对比表明 ,混合精矿均不再磨时 ,铜、硫回收率分别提高 2 .37%和 2 .5 9% ,硫回收率持平但具有较大的潜力 ;分步优先浮选工艺具有再磨量少的优点 ,但工业试验只证明技术上可行 ,而经济合理与否尚待研究 ;分步优先浮选工艺投入生产约两年的实践证明 ,生产中该工艺铜粗选pH值难以控制 ,硫回收率不稳定 ;吸取分步优先浮选工艺的优点进行等可浮工艺的改造 ,从而在确保铜回收率稳定的基础上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硫回收率  相似文献   
40.
从某铜硫选矿的尾矿中取得的试验样含钨0.18%,钨主要以白钨矿矿物存在,以及其变化产物富铁镁白钨矿,且白钨矿交代了大多数黑钨矿,仅有少量黑钨矿,由于白钨矿含有黑钨矿残晶或微细粒包裹体,因而呈现灰色。白钨矿中钨在总钨量中占比约为89.0%,分散于金属矿物、脉石矿物中占比分别约为2.0%、2.6%,钨的理论最高回收率约为89%。脉石矿物主要是云母和石英,其次是方解石、绿泥石、滑石、黏土等。针对该铜硫选矿的尾矿试样,采用浮选工艺流程,通过选用改性油酸作为白钨矿物捕收剂,小型闭路试验获得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76%的WO_3、80.40%的钨粗精矿,进一步钨粗精矿经加温精选,开路试验获得精矿品位为47.35%的WO_3、精选尾矿品位为0.12%的WO_3、精选作业回收率74.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