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34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80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4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构建了沅水流域梯级电站洪水预报系统,实现了沅水流域5个电站的联合预报调度运行,增长了洪水预报的预见期,也为梯级电站的联合经济运行提供了条件.应用数字流域水文模型进行洪水预报,自2005年投入试运行以来,预报精度完全达到甲级标准,为调度提供了依据,减轻了防洪风险.  相似文献   
72.
摘要:基于三峡工程572个遥测站点,进行三峡以上覆盖面积约39万km2流域的洪水预报方案制作,通过2008年汛期7场洪水的检验,证明方案可行、满足需要。洪水预报实践经验表明:多模型多方案组合预报、半分布式模型选用和通过相关关系确定各单元河网汇流参数以及流域分级预报、逐级检验是大型、特大型流域预报方案成功制作的关键;同时未来降雨接入、实时校正是提高实时预报精度、增长预见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介绍了大豆蚜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4.
在九龙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中采用了现代设计理念,从理论、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创造了新方法、新软件,提出了多项有效的设计措施,圆满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5.
在地铁车站基坑支护桩施工期间,钻孔灌注桩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作用扰动桩周土体温度场,对邻近既有混凝土灌注桩的水化热消散过程产生影响。基于南京地铁7号线车站基坑工程,开展邻桩施工水化热消散过程相互影响的现场试验,实测桩身温度、热致应变或应力等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向灌注桩身内通入循环冷却水流对混凝土早期水化热消散过程的影响;采用有限线源传热模型对邻桩施工水化热引起的既有桩基温度变化进行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化热线源传热模型适用于桩基浇筑前期(14d内)水化热消散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计算,而后期的水化热传导过程需考虑桩土接触面上的热阻以及计算点处热量的消散等影响因素;本文试验条件下,水化热消散引起的桩身温度应力,最高可达到C35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18.6~46.7%;既有桩基产生的使得新近施工桩基的水化热分布比单独桩基水化热自然消散的温度分布相对更为均匀;当桩的中下部存在高导热系数的岩土层时,可以加速桩周土的温度上升和水化热耗散过程。2倍桩间距情况下,邻桩孔位的温度升高值最大不超过0.15℃,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隔桩施工、邻桩浇筑间隔时间应不小于7天以减轻邻...  相似文献   
76.
能量桩是一种由地源热泵技术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结合组成的经济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简要介绍了基于地源热泵技术的能量桩技术原理、桩型、埋管形式以及技术经济优势,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能量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包括基于灌注桩的传热管埋管形式和基于预制桩的传热管埋管形式;指出了目前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一种新型PCC能量桩技术及其施工工艺;最后简要分析了能量桩技术在国家节能减排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7.
针对圆形锚板及螺旋锚基础承载力问题,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单元耦合分析方法,采用可考虑应变软化的改进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对砂土中圆锚拉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与单盘螺旋锚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密实度砂土中锚板的拉拔破坏机理,并分析浅埋圆锚的破坏滑裂面形式,以及滑裂面上土体强...  相似文献   
78.
本文针对现行的设计方法难以准确计算出桥梁面板真实冲切承载力的问题,提出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包-ABAQUS对混凝土桥梁结构进行数值建模和非线性分析,使其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混凝土桥梁面板的冲切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9.
李春红 《吉林水利》2007,2(6):47-48
大安灌区三道岗子泵站工程的底板部分为大体积混凝土构件,为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除须满足强度等级、抗渗等级等项指标外,关键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因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为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对混凝土施工进行温度控制.通过这一系列技术措施泵站混凝土温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80.
超软土真空预压透明土模型试验及土桩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吹填超软土真空预压加固地基过程中,塑料排水板周围易形成“土桩”,“土桩”的存在降低了其周围土体的固结效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地基处理失效;然而,对“土桩”形成机理的认识仍相对不足.为此,基于透明土材料和粒子图像测速法(PIV),开展超软土真空预压透明土模型试验,非嵌入式地可视化测量真空预压过程中排水板周围土体位移场.结果表明:排水板周围的土体变形与排水速率存在联系,在排水高峰期和排水平稳期,排水板周围土体产生明显的水平位移,且产生水平位移的范围随抽真空时间的增长逐渐扩大.而在排水缓慢期,排水板周围的土体几乎仅有竖向位移;土颗粒在渗流力的作用下向着排水板方向移动并聚积在排水板周边,是造成“土桩”和“软弱带”现象的主要原因;浅层土体的颗粒较细、上覆土重较低,在渗流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向着排水板方向的位移,形成的“土桩”由浅至深半径逐渐减小,“土桩”的最大半径可达11 cm;“土桩”范围内的土体密度较“软弱带”土体的密度更高,在自重和“真空荷载”作用下的压缩量更小,在土体表面形成“桩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