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1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以实际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气流速度、溶液喷淋量是空调系统对空气颗粒物除尘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系统以氯化锂溶液作为除湿剂,通过改变系统参数(填料形式、除湿液喷淋量、空气流动风速),对空气中不同粒径(0.3、0.5、1、2、3、5μm)的颗粒物除尘效率进行实验研究,得到空调液体除湿系统对颗粒物除尘效率与这些参数的关系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92.
为研究低气压环境下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换热特性,对不同气压环境下空气侧流速和翅片间距对平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换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环境气压范围为40~100 kPa,换热器迎面风速为1.0~3.5 m/s,翅片间距2~3 mm。研究表明:实验工况下环境气压40 kPa时空气侧传热因子仅为常压下的30.42%~46.41%;低气压环境空气侧流速和翅片间距对空气侧换热的影响趋势与常压数据基本保持一致;不改变换热器结构,环境气压的变化仅影响空气物性,而对空气的流动状态的影响不大;翅片间距影响随Re的减小和环境气压的降低而减弱,两种翅片间距模型空气侧传热因子平均差异在环境气压为100 kPa时为12.07%,40 kPa时缩小为3.00%。  相似文献   
193.
CO2在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过程所具有的临界热流密度(CHF)对于其换热系数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国内外现有发表的公开文献的实验数据分析了质量流量、饱和温度、管径等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并对理论模型与试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发现Bowring预测关联式对小于3 mm管径内临界热流密度预测精度较高,在30%误差范围内可以达到70%预测精度,Wojtan预测关联式具有较小的平均绝对误差。提出了今后CO2在微细通道内沸腾换热CHF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4.
针对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中电动工质泵耗功占膨胀机输出功比例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级气动液压泵,该泵利用蒸发器内产生的蒸汽为动力,给ORC系统供液。以R245fa为工质,分析了气动液压泵与电动泵的ORC系统受蒸发温度的影响情况对比、不同级的气动液压泵的性能随蒸发温度的影响、ORC系统性能受泵效率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多级气动液压泵后,OR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等于膨胀机的输出功率;系统效率得到改善,且随着泵级数的增加而更为明显;泵效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随泵级数的增加而提高。在蒸发温度为145℃、冷凝温度为35℃时,电动泵供液的ORC系统净输出功率为25.8 kW,系统效率为0.106,而采用4级气动液压泵的ORC系统净输出功率为33.2 kW,系统效率为0.12。  相似文献   
195.
目前矿山智能化建设存在接口协议不统一、易形成新的“信息孤岛”等问题,导致矿山数据融合共享难度大,难以实现智能化矿山高质量发展。分析指出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规范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与共享标准;按照核心规范、应用规范、运维规范,设计了智能化矿山通信接口与协议技术体系;提出了智能化矿山通信接口与协议模型,定义了该模型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构建了智能化矿山设备模型,对通信接口进行形式化描述;将智能化矿山数据分为感知数据、文本数据和音视频数据,定义了3种数据的报文结构;根据目前矿山设备、技术应用情况和发展方向,将智能矿山数据采集方式分为设备直接采集、协议转换采集、系统中转采集,给出了3种数据采集方式的适用场景,并描述了感知数据、文本数据、音视频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智能化矿山通信接口与协议技术规范全域覆盖矿山数据融合通信的整个过程,旨在为智能化矿山数据采集、传输、融合、共享提供统一的接口方式和通信协议规范,实现矿山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96.
设计了基于智能芯片控制的电磁驱动模式的复合射流激励器,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和可视化方法研究了复合射流激励器不同射流孔径及不同孔口距壁面距离对复合射流涡环撞击壁面时产生涡环力的影响,分析了涡环撞击壁面的演化规律,给出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涡环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涡环与固体壁面的碰撞过程分为靠近、减速、碰撞和破裂4个阶段;复合射流激励器出口孔径为10、15和20 mm时产生的涡环对外全部表现为推力,并且作用力随壁面距孔口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出口孔径为25和30 mm时,随着壁面距孔口距离的增大涡环力由吸力向推力转变,在中间某一测量位置同时具有推力和吸力。涡环力随着射流孔径的增大而减小,在孔径为10和15 mm时,开始阶段略有增加,随着孔径的继续增加,涡环力也开始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7.
通过实验研究了R404A在5 mm微肋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热流密度为5~25 kW/m~2、质量流速为200~500 kg/(m~2·s)、饱和温度为-5~5℃、干度为0.1~0.9。结果表明:提高饱和温度可以提高换热系数,在0.1~0.3低干度区提升作用较为明显,在0.3~0.6中干度区提升作用逐渐降低;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大,换热系数呈上升趋势,其对换热系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干度区;热流密度的增大也能够有效提升换热系数,同时使换热系数的峰值提前出现,加速干涸现象的发生。针对本实验数据,修正后的Gungor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修正系数为1.372,统计得出平均绝对偏差仅9.30%,高达98.18%的数据偏差度小于±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