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91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李雨薇  柳肃 《建筑师》2020,(5):86-93
自20世纪初,随着西风东渐深入中国内陆,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在乡土建筑上出现。湖南作为内陆最排外 的省份,却同时又是维新运动的核心。在这样的二元性社会下,出现在湖南偏远乡村被当地人称为“文明建筑”的 西洋风格祠堂成了一种具时代性的建筑文化现象。本文以这些祠堂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结合文史资料研究, 分析了驱动祠堂“文明化”的内外动因,并挖掘这些祠堂建筑的演变规律,试探寻除简单模仿之外,近代地方乡土 建筑的“文明化”现象背后的设计思想及现代性甚至革命性,以期丰富中国乡土建筑和近代建筑的研究,也为研究 中国建筑近代史中乡土建筑现代化转型的方法论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92.
地方文庙通常是“儒学”中的祭祀建筑遗存,儒学另一核心建筑是“明伦堂”。湖湘地区自汉代就建设有官学,至清代已建成庙学建筑有79处。笔者通过详细考证湘潭庙学建设的历史沿革、布局与形制演变,再由个案推及到明清时期整个湖湘地区庙学建筑的探讨,并阐述其成因,发现庙学建设发生如下改变:1)在建设规模上,由早期庙、学并重,发展为文庙扩大,而儒学骤减;2)在布局上,由前后共轴发展为左右并置;3)形制上,文庙的建设内容有所增加,儒学减少,作为“明人伦之所”的儒学建筑明伦堂仅具有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3.
谭威  彭科  孙亮  柳肃 《新建筑》2023,(1):107-111
以空间计量模型为分析框架,结合城市形态学和网爬数据,研究长沙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历史与生活性消费空间的关系。以百度街景沿街商铺长度为因变量、按历史时期划分的空间单元年代为解释变量,引入区位等控制变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生活性消费空间对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单元的响应呈U形曲线,其中工业化时期城区的生活性消费空间的规模明显低于前、后工业化两个时期城区。针对生活性消费空间低迷的区域,分析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对不同时期形成的城区提出差异化的更新策略,以期为历史格局已破碎化地区的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