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5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文章分析了ADCP在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应用中的局限性及产生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ADCP在水文生产中达到最佳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22.
为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做出合理应用PLC技术的建议。首先分析PLC技术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优势,包括反应快速、过程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系统功能完善及应用广泛等。其次,探讨PLC技术在顺序控制、闭环控制、开关逻辑及其他设备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以提升PLC技术应用效果为目的,探究几点可行措施方法,以供同行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23.
本文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土石坝渗流进行了安全分析,建立了渗流计算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整治前后两种状况进行验证计算,求出浸润线出溢点的位置、渗流量和渗透坡降。结果表明整治后渗漏量约减小11%,浸润线下游出溢点下降到排水棱体中,土石坝渗流安全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24.
<正>回转圈是平地机铲刀回转装置上的重要组件之一。由于平地机作业载荷大、工况恶劣,若回转圈齿板与圈板焊接质量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平地机的正常使用。本文主要研究焊接机器人在焊接回转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回转圈结构及原焊接工艺(1)回转圈结构回转圈主要由圈板和齿板焊接而成。回转圈安装在牵引架上,牵引架上的蜗轮箱驱动回转圈旋转,从而带动回转圈上的铲刀旋转到所需的工作位置。平地机回转圈结构如图1所示。(2)原焊接工艺回转圈的齿板与圈板焊接部位制成双面坡口,以便焊接牢固。以前,齿板与圈板组焊时  相似文献   
25.
用DES算法构造跳频码序列发生器的实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计数式TOD的跳频码序列产生算法实际上是对TOD这一特殊信息流序理的分组加密变换,我们建议使用DES算法构成分组加密变换。所设计的跳频码序列发生器,在输出序列的均匀性、相关性、复杂性、游程、频隙滞留和FPGA上的可实现性等方面都能满足实际要求。这是一个性能良好、也便于FPGA实现的跳频码发生器方案。  相似文献   
26.
重构L-G模型及改进模型跳频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工于GP(p)的L-G序列模型以改进模型的一些性质,依据这些特性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重构算法,可以在不超过2n p-1个输出中恢复其其成结构、重构其输出序列。  相似文献   
27.
基于裂缝电桥Ka波段功率分配/合成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Ka波段的四路功率分配/合成网络。该网络采用H面波导裂缝电桥结构,只需要一个耦合单元,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这种合成网络将使用在基于MMIC单片TGA1141的四路功率合成器中,预计在2 GHz带宽内合成输出功率可以达到连续波5 W以上。通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对该网络进行了设计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在33-37 GHz的频段内,插入损耗小于0.3 dB,回波损耗大于20 dB。  相似文献   
28.
【摘要】 目的 比较股动脉切开取栓和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ALL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切开取栓或CDT治疗的ALLI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干预率及截肢率。Cooley疗效标准评估美国血管外科协会(SVS)/国际心血管外科学会(ISCVS)急性肢体缺血分级为Ⅱ级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共纳入患者107例,其中59例接受CDT,48例接受切开取栓治疗。两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CDT组、切开取栓组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11.9%对14.6%)、死亡率(5.1%对6.3%)、再次手术干预率(17.0%对2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SVS/ISCVS缺血分级为Ⅱ级患者截肢率高于切开取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对2.3%,P>0.05)。根据病因和Cooley 疗效标准评估缺血分级Ⅱ级患者出院时下肢缺血改善情况,动脉栓塞患者痊愈比例在切开取栓组大于CDT组(82.5%对62.8%,P<0.05),血栓形成患者痊愈比例在CDT组大于切开取栓组(92.3%对 25.0%,P<0.05);根据缺血时间和Cooley 疗效标准评估患者出院时缺血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取栓、CDT两种术式治疗ALLI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根据患者SVS/ISCVS缺血分级、病因及伴有基础疾病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凸型加筋锥柱壳在静水压与深水爆炸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在塑性弦线模型基础上考虑静水压载荷、锥角因素,将问题简化为求解拥有初边界值的波动方程,利用特征值展开将肋间板壳径向位移表示为无穷级数的形式,并对每个特征值计算相应的卸载时间,以此显示冲击波载荷的衰减特性。使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半锥角为20°的凸型加筋锥柱壳开展最大深度500 m、最大冲击因子0.79 kg0.5/m的水下爆炸数值模拟研究,对邻近结合处的柱段、锥段肋间板壳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对比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计静水压相比,静水压使得肋间板壳刚度减小——最大位移出现时刻延滞,最终径向位移随水深而增大;在不同冲击因子下,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最终径向位移误差最大为21.7%(锥段),最小为2.0%(柱段);由于锥角的存在,肋间板壳位移不再关于中心点对称分布,中心点最终位移较柱段减小40%以上。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估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伴与不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效果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并经血管腔内治疗的148例IVC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DVT,分为非血栓性IVCS(NIVCS组,n=81)、血栓性IVCS(TIVCS组,n=67)。术后随访患肢症状改善情况及髂静脉通畅性。结果 148例患者中4例接受单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141例接受PTA+支架植入术,3例手术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7.97%(145/1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6%(14/14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NIVCS组63例术后3~6个月接受二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均获成功。术后NIVCS组、TIVCS组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腔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53%、94.03%(P=0.410)、髂静脉通畅率分别为96.30%、91.04%(P=0.316)。平均随访15.6(6~30)个月,TIVCS组有2例DVT复发,NIVCS组无静脉曲张复发;NIVCS组、TIVCS组患者腔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59%、90.90%(P=0.465),但NIVCS组髂静脉通畅率明显高于TIVCS组(92.65%对80.00%,P=0.038)。结论 腔内治疗IVCS患者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血栓性IVCS患者腔内治疗的中远期髂静脉通畅率低于非血栓性IVCS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