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由一机部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负责研制的DK—1型热轧带钢测宽装置自81年初安装于天津轧钢一厂;经调试和运转,于今年4月27日至28日在天津轧钢一厂现场进行技术鉴定。该装置用于热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连续地对带钢进行自动的宽度测定。也可用于热  相似文献   
32.
锌电积生产过程中,阴阳极板腐蚀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成本。本文分析了锌电积过程中极板腐蚀的机理,总结了预防极板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33.
有色金属再生利用是环境保护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含铅废料的资源化处理技术不断发展。本文在分析含铅废料的来源、组成和结合铅冶炼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对废旧铅酸蓄电池的物理分选,铅膏及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中铅的分离提取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4.
重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渣,大多属于危险固废。随着国家对涉重企业生产环保政策日益完善,冶炼废渣的处理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针对铜、铅、镍冶炼工艺的技术特点,在调研和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类冶炼渣的特点、性质和处理技术,总结了重金属冶炼渣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为了提高电解用铝板的腐蚀性能进行了以环氧树脂为原料的防腐涂层的研制,通过改变涂料中固化剂与溶剂的添加量设计不同的防腐涂料配方,结果表明,制锌电解极板防腐涂层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环己酮加入量90%,水浴温度55℃,乙二胺加入量7.5%,Clˉ浓度0.1g/l在此条件下,涂板的腐蚀速率0.014mm/d,极板涂层的可用寿命约为12个月。在盐酸浓度2g/l条件下,涂有环氧涂料的铝板的腐蚀速率比纯铝板的腐蚀速率小约15倍。  相似文献   
36.
应用毫微秒脉冲中子源技术,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1.2米迴旋加速器上,通过自然调制得到宽度小于5毫微秒和能量为1.5兆电子伏的脉冲中子源;利用百道毫微秒飞行时间谱仪,测定了铅的快扩散系数和去弹性散射截面: D_0=2.85±0.11厘米; σ_(ne)=0.37±0.05靶.前者与单速输运理论的计算值符合得很好,后者与其他方法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符合.  相似文献   
37.
设计反馈补偿器的两种基本方法都可以得到任意的闭环极点配置。它表明,每当一种方法用在最佳控制范围内时,可以得到相同的补偿器结构,但是,从可用信息角度上看,使用状态估计器和线性规律的更普通的方法是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把包括一个n维装置和p维指令输入发生器的伺服问题简化为一个n维调节器问题的一些必要和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9.
本刊在1994年第二期上,选登上文中的第三篇“加速度计振动误差的试验研究”的第七章“不使用振动台时加速度计特性的研究”。由于篇幅所限,第八章译文将在本刊分两期登完。有关加速度计振动稳定性理论中的其它内容:产生加速度计振动误差的理论分析、试验设备、分析方法等将要今后的工作中陆续选登。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40.
本文认为,在抗战中,国共两党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抗战取得胜利的保证.但由于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在抗战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爱国观,即共产党的彻底爱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狭隘爱国主义,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二是共产党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国民党抗战决心却动摇不定;三是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本质未变,不断制造磨擦,共产党忍辱负重,坚持团结,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四是国民党坚持独裁专制,共产党则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