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8篇
建筑科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可拓建筑设计创新是以可拓学为思想和工具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探索,是对可拓学、创新学、建筑学三个学科的交叉研究.它是一种启发式创新机制,以解决创新过程中的条件问题、矛盾问题和价值问题为创新的立足点,具有系统性强、效率性高、稳定性佳的比较优势.论文从学科交叉的背景入手,借助于对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的概念与研究范围、优势与内涵、表达与过程、意义与前景的阐释,建构了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的策略生成机制.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建筑设计创新的理性框架,提高创新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
列举了我国当前建筑创作领域的几个不良现象,指出它们的产生是以特定时期、特殊的文化语境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为背景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提出采用"比较优势"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33.
对于人居环境设计来说,防卫安全主要体现在通过物质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强调借助于物质空间环境的改善,增加潜在犯罪者实施犯罪的难度,增大发现和阻止犯罪的可能性,减小潜在犯罪者实施犯罪的机会,进而加大潜在犯罪受害者的安全保障。文章以CPTED理论作为基础,探讨了建筑外环境与犯罪的关系,并以长春市高科技广场为例,分析了该广场在防卫安全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34.
建筑仿生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科奇 《华中建筑》2005,23(3):28-31
人类文明的进化离不开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中很多物象的特性和形象给我们启迪,同样也会对建筑的创新产生影响,建筑仿生是科学、技术、艺术、自然的有机结合。建筑仿生是建筑创新的源泉之一。该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建筑仿生的几种方式,提出建筑仿生包括结构仿生、形态仿生、生物特性仿生几种类型,并对每种类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5.
道路型停车空间连接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因为其具有一定的通达性,导致潜在犯罪者在实施犯罪活动后,存在快速逃逸的可能,因此成为犯罪活动的载体。本文选取长春市文冠街及周边街道的道路型停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CPTED理论为基础,结合空间句法对研究对象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通过DepthMapX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轴线分析和视域分析,探究道路型停车空间预防犯罪的措施,并针对低整合度区域、低连接度区域和低视域区域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6.
目前吉林省乡镇建设中传统技术缺位和文脉断裂问题非常严重,一些有价值的地域传统技术被抛弃,导致建筑失去地域个性,出现严重的建筑文化危机。近年,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建筑,但是绿色建筑理念对文脉的关注不够。遵循"绿色+文脉"理念进行建设,可推动吉林省乡镇建筑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吉林省前郭县乌兰敖都传统建筑外围护结构分析,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保温性提出继承式改造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37.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防卫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的重视,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等缺陷往往会诱发犯罪行为。本文对长春市桂林路周边环境防卫安全设计进行研究,根据CPTED理论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造,解决现有问题,从而遏制犯罪,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8.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犯罪的重要载体和条件,其空间品质的优劣对防卫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我国现有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由于缺少对防卫安全的足够重视,容易形成缺失可防卫性的消极空间。文章以CPTED理论为基础,以长春市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综合考虑人的安全需求、空间属性和场地特征等因素,通过消除刺激犯罪的环境因素和减少犯罪机会等手段,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自然监控和领域感来提高可防卫性。  相似文献   
39.
生活性街道与人们 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空间环境设计不合理会引发人们的"被害恐惧感"."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理论认为,空间层次、空间规模、边界围合度、景观质量、活动设施、标志标识、照明情况、设施维护等环境特性是引发被害恐惧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长春市飞虹路街道环境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数理分析软件SPSS的"主...  相似文献   
40.
高句丽是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存在于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民族和地方政权。佛教在中原东晋时期传入高句丽,并受到王室的重视,后传入百济、新罗。高句丽佛教建筑的发展进程与同时期中原、百济、新罗等息息相关。高句丽和百济的佛教建筑具有两种不同的布局模式并对新罗佛教建筑布局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对高句丽和同时期东北亚佛教建筑布局的比较研究,可理清东北亚佛教建筑的渊源与传承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