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与发展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丙烯酸酯乳液是一大类容易制备、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应用广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聚合物.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的基本特性,分析了有机硅、有机氟、聚氧酯和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优缺点,综述了其改性方法及研究现状,对今后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共混交联法、核壳乳液聚合法、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法、无皂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和细乳液聚合法;介绍了这些制备方法的优势和应用范围,并展望了PUA复合乳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湿法炼铜(生物菌浸出法)的近况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生物菌在湿法炼铜中的作用,概述了近20年利用生物菌浸取铜矿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介绍了细菌品种、浸出机理、生物菌浸出的温度条件、浸出床的构造、矿石粒度、供氧方式等;重点介绍了美国、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利用生物菌浸铜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规模;也介绍了我国生物菌浸铜的状况。指出我国是个贫铜国家,对低品位、难选矿的利用是开发铜资源的方向。生物菌浸铜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裴世红 《山西建筑》2010,36(36):73-74
通过对矿区地质条件及地形地貌的综述,研究了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布置、地表移动与变形动态分布特征以及地表移动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地表沉陷规律基本符合山区地表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以氢氧化镁、硼酸为反应物,氯化钠-氯化钾混合作助熔剂,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硼酸镁晶须。通过正交实验探讨硼酸镁晶须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镁硼摩尔比1∶1,原料与助熔剂摩尔比1∶1.5,800℃高温固相合成2 h。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硼酸镁晶须结构表征及表面相貌观察分析,所制备的硼酸镁晶须长度20μm,直径1.5μm针状晶体。对硼酸镁晶须合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湿法(化学浸出法)炼铜的近况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技术经济的进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的火法炼铜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合时宜的缺点:一次性投资大,生产成本高,SO2对环境的污染严重。随着铜矿的大量开采,富矿越来越少,能满足火法炼铜要求的精矿来源越来越少,这就阻碍了火法炼铜的发展,湿法炼铜克服了火法炼铜的若干缺点,近20年来获得长足发展。本文介绍了化学浸出法中的氯化铜、三价铁及其它氧化浸出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降低杠丙乳液最低成膜温度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如何降低苯丙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的途径进行了总结。通过改进聚合方式,调整玻璃化温度,使用增塑剂,防冻剂,成膜助剂,均可降低苯丙乳液的MFT。  相似文献   
18.
二氯乙烷连续催化氨化合成乙二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氯乙烷为原料、氯化亚铜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连续制备乙二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工艺条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力4 MPa,氨烷比24.4,催化剂加入量0.48g,氨水质量分数60%,双催化剂质量比1∶1,反应停留时间7min,在该工艺条件下乙二胺的收率为64.24%。与间歇工艺相比,连续催化氨化法制备乙二胺明显提高了收率,缩短了反应周期,降低了物耗,减少了氯化氢、氨气在空气中的逸散引起的环境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共混和化学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方法,主要对缩聚法、自由基聚合法、硅氢加成法、互穿网络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交实验优化低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氢钠为链转移剂制得分子质量为3000~4000的聚丙烯酸钠。采用粘度法测得产物的黏均分子质量,对丙烯酸单体和聚丙烯酸钠聚合物的FTIR图谱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各因素对聚丙烯酸钠分子质量的影响趋势和程度。结果表明: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单体浓度,其次为反应温度,再次为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的影响最小。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h;丙烯酸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质量的6%,链转移剂亚硫酸氢钠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FTIR谱图中不含碳碳双键,且有羧酸盐的特征峰出现,验证了聚合物的合成。该工艺节省能源,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