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紧密排列而形成的具有蜂窝状结构的二维晶体材料,特殊的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电学、热学、力学和光学性能。近年来,科学界对于石墨烯应用技术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众多领域,关于石墨烯应用技术的专利和论文大量涌现。鉴于此,针对国内石墨烯相关专利历年来申请量的变化、石墨烯的应用领域、申请人类型、地域分布等情况做出了总结分析,希望能够为石墨烯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所有专利数据及信息皆依托SooPAT搜索引擎,并且数据查询的截止时间为2015年7月20日,只对国内的专利信息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62.
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酸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氨酯(PU)/CNTs复合材料,考察了CNTs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弹性回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U相比,用该2种方法制备的PU/CNT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都有所提高,但用原位聚合法提高的程度较大,而制备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弹性回复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3.
通过纳米结构或声子工程降低热导率是改善PbS热电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利用水热法制备Pb_(1-x)Bi_xS纳米热电材料,并对其热导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PbS的热导率比文献中PbS的热导率低10%左右。随着掺入Bi元素的增加,增加了晶体内部缺陷, Pb_(0.9)Bi_(0.1)S样品的热导率比PbS单体的热导率降低了33%。  相似文献   
64.
采用电沉积技术在过氧化聚吡咯膜上制备纳米金, 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安培法研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 在纳米金/过氧化聚吡咯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催化氧化反应。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显著降低了NADH 的氧化峰电位, 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7~1.2×10-3 mol/L范围内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5.0×10-8 mol/L, 该修饰电极可用于对NADH 的线性检测。  相似文献   
65.
在真空环境下,分别测量了83.15~353.15 K单晶Si光伏电池的电流-电压(I-V)特性曲线,并对相应温度下的开路电压(V_(oc))、短路电流(I_(sc))、最大功率点(P_(max))、填充因子(f_F)以及光电转化效率(η)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I_(sc)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平均升高速率为0.0083 mA/K,在研究温度区间内总上升幅度为5.83%;V_(oc)。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平均降低速率为1.8 mV/k,在研究温度区间内总下降幅度为20.74%;填充因子以及光电转化效率随温度上升均近似为直线下降,下降速率分别为0.36×10~(-3)/K和0.021%/K,在研究温度区间内总下降幅度分别为9.75%、5.71%。温度升高,光伏电池禁带宽度变窄,在吸收更多光子的同时,载流子的再复合作用也得到增强,二者共同作用使得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66.
通过加热碳纳米管和强酸的混合物,使碳纳米管的憎水表面发生氧化.加热含经处理的碳纳米管的悬浮液,使之脱水,得到自组装的碳纳米管圆片,该圆片可直接分散.扫描电镜图显示该圆片由局部规则排列的碳纳米管构成;红外光谱和光电子谱分析表明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碳纳米管的表面产生了含氧官能团;虽然拉曼谱测出处理过程增加了缺陷,但是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得到保留;同时研究了经处理的碳纳米管的热稳定性.这种自组装且可分散的碳纳米管圆片为研究碳纳米管结构材料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7.
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利用碳纳米管制备聚氨酯复合材料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综述。概述了聚氨酯和碳纳米管的性质以及碳纳米管的改性处理方法;介绍了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讨论了碳纳米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在上述性能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最后探讨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选用乙二醇(EG)为基液,运用两步法制得稳定性良好的γ-Fe2O3纳米流体。测量并研究了γ-Fe2O3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和粘度等热输运性质。结果表明,γ-Fe2O3纳米粒子的加入使得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较基液提高了,纳米流体的粘度在低温下较大,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纳米流体在强化传热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无机纳米流体的热物性及其测试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能同时测量纳米流体导热系数λ、导温系数α和比热Cp的非稳态多功能测试新方法,它结合了单丝法准确测量导热系数和双丝法准确测量导温系数的优点.对几种液体的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实测值与TPRC推荐值进行比较,最大偏差分别为-0.4%和-2.7%.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测试均方根误差分别<±0.5%和±3%.并用此法测量了纳米Al2O3流体和纳米TiO2流体的热物性参数,结果表明在流体中加入无机纳米粉体后其入和α较分散介质均有明显提高,加和原理不完全适用于纳米流体比热计算.  相似文献   
70.
NiMnGa晶体同时具有强铁磁性、大磁致伸缩、温控和磁控形状记忆效应,其磁控形状记忆效应的响应频率接近压电陶瓷,输出应变和应力接近温控形状记忆合金,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功能晶体.NiMpGa晶体77K时在[001]方向,仅2MPa的预应力即可产生5%的温控可回复应变,已接近 TiNi合金 6%~8%的可回复应变量;非化学剂量的 Ni。MnGa晶体室温条件下在[001]方向, 6 hOe外磁场已诱发产生 0.31%的输出应变,远超过巨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输出应变0.17%的水平.由于该晶体在磁场控制下表现出的大输出应变和应力,以及响应频率快和可精确控制的综合特性,使其可能在声纳、微位移器、线性马达、微波器件、振动和噪声控制、机器人和智能结构等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成为未来新一代驱动器和传感器材料.本文综述了NiMnGa单晶的基本性能、磁控形状记忆效应的机理、本质以及影响性能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