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3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88篇
电工技术   175篇
综合类   416篇
化学工业   440篇
金属工艺   245篇
机械仪表   255篇
建筑科学   763篇
矿业工程   153篇
能源动力   121篇
轻工业   363篇
水利工程   152篇
石油天然气   156篇
武器工业   23篇
无线电   2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1篇
冶金工业   133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239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859篇
  2000年   535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27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以唐渤海国三座都城的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年相关考古工作进展,剖析三座都城排水系统的规划布局和部分排水措施的构造方式,说明其排水系统因袭唐长安排水理念的同时还保持本土特质的营造特点,揭示渤海国作为唐代边疆地区和中国传统营造文化边缘区,其都城排水系统营建中体现的地理环境响应性和寒地气候响应性响应性。  相似文献   
82.
地方官学建筑作为儒家思想主导的地方教育文化中心,其选址对古代城市空间布局起到关键作用,而建筑群之格局亦是政治、经济乃至思想文化的产物。本文从城市选址和建筑格局入手,对岭南地区典型县学建筑的选址原因、选址类型、建筑历史演变进行分析,寻求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地方官学建筑之格局类型。  相似文献   
83.
本文在全面梳理、比对与分析清宫档案、地方志、民间诗文等所涉相关图文史料的基础上,从西湖行宫的营建背景出发,依时间线,全面廓清西湖行宫从康熙朝始建,直至清末解体消亡的 200 年跨度范围内的历史和空间格局演变;并基于历史背景,探究其演变背后的原因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验证了西湖行宫作为清政府稳固和发展江南地区政权统治的媒介,同时代背景的密切关系:既体现了清王朝由百废待兴发展进入盛世,又转瞬而衰的全过程,也见证了西湖景观因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的重要史实;既是时代变迁的原因,也是时代变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
随着环境提升在各个城市展开,环境中的建筑色彩问题成为治理城市“花脸”的关键问题。借助孟塞尔颜色体系对值年旗衙门建筑色彩进行色相、明度、彩度三个方向的量化分析。对比南锣鼓巷街区整体色彩映像及上位规划、导则,分析街道、街区中色彩乱象成因。立足于建筑所在环境的的历史,建筑与街区色彩关系,探讨在色彩管控上如何用整体的眼光统筹人文内涵、用科学的手段对传统建筑立面形态色彩进行精细化保护。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鸟声景与人工声景实例,探究了它们的空间营造手法,以满足声景的3个基本要素为标准,筛选出5个鸟声景点和7个人工声景点。发现中国古典园林常设树林、水面以营造鸟声,设高台以营造人工声;设开敞空间欣赏鸟声、钟声,设封闭空间以欣赏戏曲声;多用自然材料围合鸟声景,用人工材料围合人工声景;常设亭以欣赏鸟声,设馆以欣赏人工声。  相似文献   
86.
河北省定州市文博园宋街项目紧邻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对定州古城片区的历史风貌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宋街项目的设计实践为基础,以《营造法式》为指导,系统性梳理了宋式仿古建筑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同时也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将古建形式与现代商业使用需求进行有机融合,旨在为同类项目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87.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试图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领域,侧重解读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言文化特质与文化载体,以及在其文化传播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征等问题,从而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88.
张超田林 《古建园林技术》2019,(144):19-22转47
山东段大运河上的古桥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取位于山东省境内现存的月径桥、会通桥(临清)、问津桥、迎春桥、水门桥、会通桥(济宁)、太和桥、夏桥、大石桥及漕井桥这十座运河古桥作为研究对象,从类型、尺度关系、材料材料、构造特征以及艺术处理这五个方面对山东运河古桥的拱券进行研究,总结出山东运河古桥拱券的五点地方特征。  相似文献   
89.
本文根据田野调查的成果,对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各乡镇现存的十座清代侗族寨门中的“排楼”(斗栱)进行了详细论述。首先根据工匠对其营建方式和外观形象的表达,厘清了其汉、侗语的称谓。再根据其建构逻辑,归纳了“排楼”(斗栱)的三种分件装配次序与榫卯做法,和平面层的三种组织方式及由此产生的组件与边柱或高拱柱的搭接关系。在对通道县清代侗族寨门“排楼”(斗栱)作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讨论了“排楼”(斗栱)在当代发生施工简化、构件标准化的变迁,传统做法面临当代传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养老发展成为中国城市的主要养老模式,单位社区老龄化问题较其他新兴社区更为典型,是社区养老建设的重要阵地。因其制度转型导致原有功能和结构破碎,使得该类社区普遍存在适老性缺失问题,突显出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更新研究的迫切性。以重庆土湾重棉厂社区为例,通过社会调查量表和半开放式访谈等方式,调查老年人日常行为路径、社会网络特征和文化记忆感知,发现了社区服务体系分离、社会网络分化和集体记忆缺失三大既存问题,由此构建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增加多元交往空间、延续单位集体记忆的适老性景观干预途径,从而为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探寻和实践样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