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前言 混凝法是废水处理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且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含CN-废水具有很强的毒性,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威胁,因此,含CN-废水的处理对环保和卫生领域很重要.  相似文献   
22.
甘肃省朱岔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朝晖 《甘肃冶金》2004,26(2):42-44
朱岔白钨矿床位于祁连褶皱带东段 ,区内褶皱、断裂构造极为发育 ,岩浆活动强烈 ,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体主要赋存于前长城系马衔山群地层中 ,含矿岩性主要为透辉石矽卡岩。经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 -区域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23.
开发了一种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采用固定床连续加氢制备丁二酸酐的工艺。研究了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1,4-二氧六烷为溶剂、催化剂作用下采用固定床连续催化加氢制备丁二酸酐的反应。在自制实验装置上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氢油比、反应空速对加氢反应的影响,进行了1 000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4-二氧六烷为溶剂,在反应温度90~170℃、氢气压力1.5~2.0 MPa,反应空速0.7~1.0h~(-1)、氢油比500~1 000的条件下,顺丁烯二酸酐的转化率大于99.5%,丁二酸酐的选择性均为100%。  相似文献   
24.
中国钒矿资源的区域分布与石煤中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钒矿资源,尤其是石煤资源储量丰富。统计表明:我国钒矿资源保有储量(以V2O5计)约3400万t,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3600万t,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湖南、安徽、湖北等地,5省合计储量占全国的90.1%,累计查明储量占全国的88.9%。含钒石煤是我国一种独特的钒矿资源,其中V2O5储量约1128万t,占钒矿资源总储量的37.0%,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浙江、贵州等地,其中有工业开采价值的(w(V2O5)0.8%)石煤中钒储量占62.6%。含钒石煤是我国钒矿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火法-湿法联用、湿法从石煤中提取钒的工艺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生物浸出钒及其它有价金属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李维刚  郭朝晖  刘相华 《钢铁》2012,47(9):43-49
 研究了热轧带钢窜辊策略对轧辊综合辊型的影响,建立了窜辊策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综合考虑轧辊磨损、热凸度和原始辊型,仿真研究窜辊策略对轧辊综合辊型的影响,提出中部平滑和边部平滑2个评价指标;以所有带钢的平均中部平滑指标和平均边部平滑指标为优化目标,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为优化算法,建立基于轧辊综合辊型仿真的窜辊策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仿真计算得到窜辊分散轧辊磨损和热凸度的效果,发现变行程窜辊能获得无局部猫耳的“餐碟型”综合辊型,有利于实现自由规程轧制。工业生产验证了优化窜辊策略和相关模型的有效性,显著改善了板形质量,延长了轧制计划公里数。  相似文献   
26.
性能预报技术是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技术,但实现在线应用需系统考虑解决一些约束问题,目前在线应用的报道并不多见。宝钢研究了一种基于性能预报模型对现有热轧产品取样管理流程的优化方法,它通过建立带钢力学性能预报模型,将产品取样管理流程与带钢的实际生产过程相关联,对多数合格带钢实现预报替代取样,而对少数异常带钢进行有针对性地实际取样,从而达到减少取样频率的目的。基于现有生产执行系统(MES系统)的应用实践,探索出一套基于性能状态优化中间品采样频率的方案,实现了性能预报模型的大生产在线应用。该方法依托信息技术和统计技术,既实现了取样的精细化管理,又降低了运营成本。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基于性能预报模型的新取样管理方法不但没有降低可靠性,而且可以降低69%的中间品取样量;新方法在加快生产物流上效果也非常明显,可以节省23 h,这些都说明该方法是一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快淬速度(v=15、20、25、30和35 m/s)和热处理对熔体快淬法制备的成分为Nd26Pr3FebalCo4Ga0.42B0.92的快淬薄带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v<25m/s 时,薄带自由面具有明显的取向,c轴垂直于薄带表面;随着快淬速度的提升,取向度明显降低。提高快淬速度可以细化晶粒,提升至v>25 m/s以上时非晶含量明显提升,当v<25 m/s时初始磁化曲线表现为一步磁化过程,退磁曲线的方形度较好;当v>25 m/s时向两步磁化转变,退磁曲线出现明显塌腰;在v=25 m/s时取得最佳磁性能,分别为Br=0.91T,μ0Hcj=1.70 T,(BH)max=108.22 kJ/m3。对快淬薄带进行适当的晶化退火处理后,快淬带中的非晶含量显著减少,v≤25 m/s的快淬薄带的磁性能有所改善;v>25 m/s时退磁曲线塌腰消失,矫顽力大幅提升,方形度明显改善;在v=35 m/s制备的快淬薄带取得最高矫顽力,μ0Hcj = 2.10 T;v=30 m/s时取得最佳磁性能,分别为Br=0.91T,μ0Hcj=1.82 T,(BH)max=141.61 kJ/m3。快淬薄带形貌沿厚度方向变化,热处理前其贴辊面一侧以非晶及细晶为主,自由面晶粒较大;热处理后贴辊面一侧的非晶含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8.
郭朝晖 《现代制造》2013,(45):72-73
PROFINET吸纳了工业以太网的技术诀窍,采用开放的IT标准,与以太网的TCP/IP标准兼容,并提供实时功能。它能与现有的现场总线系统(如PROFIBUS)有机集成,无需改动现有设备的组态和编程。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从现场层到管理层的设备,可以实现从公司管理层到现场层的直接、透明的访问。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一种板坯连铸动态轻压下过程仿真系统,详细阐述了其原理、结构及功能.该仿真系统由几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能够模拟动态轻压下的动作过程.该系统的各类参数可灵活配置,且仿真过程中的各类参数完全可视化,既可作为在线轻压下模型的开发及调试平台,又可作为优化轻压下工艺参数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30.
 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分析了金属间化合物Co63Nb67的价电子结构,并计算了化合物的熔点,熔点计算值与实验一致。计算表明,Co63Nb67的价电子结构与其固相稳定性密切相关,对熔点起主要作用的是最强键上的共价电子对数,其对熔点的影响占总量的997%。晶格电子项作用比较弱,对熔点的贡献仅占总量的82%。哑对电子和磁电子项起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