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13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漂白废水中氯酚光催化降解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氯酚是纸浆漂白废水中常含有的有毒、难降解污染物,本文研究了4-氯酚和2,4-二氯酚在负载纳米TiO2膜的反应器中的降解.结果显示,在TiO2和UV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光催化降解废水中的氯酚,光照强度越大,PH值越高,氯酚的去除率也越高;TiO2光催化氧化氯酚水溶液的动力学可以用L-H动力学方程描述,加入少量H2O2,仍遵守一级动力学反应,而且能增大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42.
本文研究了甘蔗渣中性亚硫酸钠制浆的蒸煮最佳工艺条件及在蒸煮过程中木素、碳水化合物的溶出情况。通过采用化学分析及各种现代测试手段对甘蔗渣中性亚硫酸钠蒸煮所具有的高得率、高白度及低硬度未漂浆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3.
金属离子对麦草化机浆白度及可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工艺和机理两方面研究了金属离子对麦草磺化化机浆白度及可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麦草化机浆漂后纸浆白度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使纸浆漂后白度降低,二是增加了H2O2的无效分解。对于Fe3+、Mn2+、Cu2+而言,Mn2+对麦草磺化化机浆的H2O2漂白影响最大,其次是Fe3+和Cu2+;DTPA和EDTA都能较好地去除麦草化机浆中的金属离子;对金属离子含量变化及H2O2漂白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麦草化机浆中的金属离子并不是构成麦草化机浆难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ONP脱墨浆过氧化氢漂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ONP脱墨浆采用过氧化氢漂白时,过氧化氢的无效分解的程度较大;比较合适的漂白条件是过氧化氢同氢氧化钠用量比为1:0.6,漂白反应时间为2h,漂白反应温度为70℃,浆浓为10%。  相似文献   
45.
随着对生物酶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二次纤维回用方面的应用已从脱墨扩展到纤维性能的改善、溶解和胶黏性物质(DCS)的控制、废水的处理等领域。该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二次纤维回用过程中几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在该领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6.
用含氧漂剂代替含氯漂剂,是解决含氯漂剂的漂白废水污染的最有效方法。含氧漂剂主要是指氧、臭氧和过氧化氢等。氧用于纸浆漂白主要包括氧脱木素和氧碱漂白。对硫酸盐纸浆来说,目前氧脱木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氧脱木素的选择性差,其脱木素的程度一般低于45%,太高将会引起碳水化合物的强烈降解。因此,如何在不引起碳水化合物强烈降解的条件下,提高氧脱木素的程度,一直是近年来造纸技术研究的热点。1实验1.l浆料马尾松硫酸盐浆来自广西贺县,浆料硬度为24·19(卡伯值)、粘度()928din‘/kg,聚会度(DP)1383.6,白度为20.8%(…  相似文献   
47.
采用IC反应器处理OCC造纸废水,研究了常温、不同HRT下的厌氧颗粒污泥特性.结果表明,当HRT为8.3 h时,OCC造纸废水比例按10%、30%、50%、80%、100%递增,经过20 d的运行,造纸废水完全取代了人工配制废水,且出水COD值保持在500 mg/L以下,颗粒污泥驯化完成.用造纸废水驯化后的污泥,其沉降速度在25.02~98.96 m/h之间,污泥浓度SS为66.5g/L、VSS为44.69 g/L,VSS/SS值为67.2%.随着HRT的缩短,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先增大后减小,SS和VSS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HRT为5.5 h时,SS和VSS均达到最大,分别为75.2和55.42 g/L,VSS/SS值为73.7%.在胞外多聚物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在1.33 ~ 2.78之间.随着HRT的逐渐缩短,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先是大大降低而后逐渐稳定,辅酶F420含量与产甲烷活性的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48.
在实验条件下,通过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未漂白硫酸盐桉木浆纤维经历了打浆过程之后,纤维的保水值、物理性能和微晶结构以及不同形式氢键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打浆能使纸张的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和抗张指数最高分别提高了46.83%、19.46%和63.9%;同时纤维的润胀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XRD的结果显示晶面尺寸和结晶度在打浆过程中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纤维素的晶型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氢键的类型相互转化了。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的相对含量的变化,证实了分子间氢键力对纤维素链间稳定起着主要作用,而分子内氢键处于辅助地位。  相似文献   
49.
超声波对再生植物纤维结构及其水解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超声处理前后再生植物纤维结晶结构、纤维粒度、空隙及分布变化,分析超声波预处理对再生植物纤维水解的影响机理。傅里叶红外光谱(FI-IR)、X-衍射(XRD)分析表明超声处理对再生植物纤维结晶结构影响较小。由粒度变化趋势说明,超声波对再生植物纤维表现为细纤维化和润胀作用。空隙大小的改变,表明超声处理能够激活封闭的空隙结构。同时纤维保水性能随超声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超声处理增加了反应的有效接触面积是促进再生植物纤维水解主要因素,而不是改变其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50.
采用XRD、FT-IR以及NMR研究了桉木纤维经多次回用后聚集态结构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了聚集态结构改变对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增大,002面微晶尺寸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红外结晶指数增大并且和结晶度有很好的一致性;而NMR研究计算得到的结晶度明显小于XRD计算得到的结晶度,可能对于13CNMR,只有晶区内的部分才看做结晶区;回用后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减少,经过5次回用后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下降了61.61%、10.57%,撕裂指数先增大后减小,5次回用后,下降了33.07%。由于回用导致纤维聚集态结构中的晶区和非晶区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这种聚集态结构的变化最终导致了成纸性能的衰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