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1篇
  免费   1113篇
  国内免费   1132篇
电工技术   709篇
综合类   974篇
化学工业   1359篇
金属工艺   659篇
机械仪表   845篇
建筑科学   579篇
矿业工程   328篇
能源动力   203篇
轻工业   844篇
水利工程   284篇
石油天然气   343篇
武器工业   161篇
无线电   9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20篇
冶金工业   331篇
原子能技术   201篇
自动化技术   125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529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7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各品牌辊压机控制方法虽有类似之处,但细节均不尽相同,使用效果也褒贬不一。Polysius公司在辊压机控制中引入了辊面压力这一控制节点,在现场使用多年,反响良好,但其对于变量取值范围并没有明确规定,更多的仍需凭借现场操作经验摸索。根据天津院TRP系列辊压机多年的现场使用数据,结合辊压机经典基础参数设计公式和Polysius的辊面压力经验公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进而得出确定的辊面压力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2.
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及其设计实例,与Phostrip侧流除磷工艺相比,其工艺优势在于所有污泥均经释磷和厌氧选择处理,通过化学沉积释放的磷,从而消除了在污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磷释放回到污水处理系统的问题;所有回流污泥经厌氧选择处理,含有较高浓度聚磷菌类微生物,从而具有较高的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73.
A new kinetic model for commercial unit of toluene disproportionation and C9-armatiocs transalkylation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reported reaction scheme.A time based catalyst deactivation function taking weight hourly space velocity(WHSV)into account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del,which reasonably accounts for the loss in activity because of coke deposition on the surface of catalyst during long-term operation.The kinetic parameters are benchmarked with several sets of balanced plant data and estimated by the differential variable metric optimiza- tion method.Sets of plant data at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applied to make sure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and the results show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model predictions and plant observations.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key variable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WHSV affecting process performance is discussed in detail,giving the guidance to select suitable operat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4.
丁蓓  崔群  褚睿智  姚虎卿 《现代化工》2002,22(11):33-37
制备了经阳离子改性的合成丝光沸石催化剂 ;以氨和甲醇为原料 ,在常压固定床上进行了合成甲胺反应研究 ,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经钙、镁离子交换的丝光沸石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和良好选择性 ,甲醇转化率 >90 % ,对二甲胺的单程选择性 >40 %。自制的这种钙离子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CaHM)的催化性能优于目前国内工业化的甲胺生产催化剂 ,而且CaHM是经添加粘接剂焙烧成型的样品 ,可直接供产品的中试放大。  相似文献   
75.
改进传统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均相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利用引发剂和浓硫酸磺化直接制备PVDF均相阳离子交换膜。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含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和/或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PVDF阳离子交换膜,研究不同引发剂及其含量对膜结构和膜性能的影响。利用FE-SEM和FTIR分析了膜的形貌结构。结果表明:含有BPO的阳离子交换膜中PVDF与苯乙烯形成了半互穿网络结构,而含有AIBN的阳离子交换膜中苯乙烯接枝在线性PVDF链上并形成相分离结构。PVDF阳离子交换膜的结构和性能受膜制备时AIBN和BPO的添加量影响。当AIBN占PVDF5%(质量分数)、BPO占PVDF2%(质量分数)时,离子交换膜的膜电阻达最低值4.2Ω×cm~2,离子交换容量最高为1.59 meq/g;当AIBN占PVDF 3%(质量分数)、BPO占PVDF2%(质量分数)时,离子交换膜的迁移数为95.15%。最后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进一步验证了引发剂对膜电阻和迁移数影响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76.
制氢工艺技术经济与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作为高效清洁能源及清洁油品生产的原料-氢气的主要制备方法,分析了目前氢气制备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介绍了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氢气的最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热态条件下,研究了鼓泡浆液反应器的气含率、反应器直径为0.098m,物系组成为氮气-液体石腊-石英砂。考察了气速、压力、温度、静床高及固体引入等因素对气含率的影响。对于53μm粒子的三相浆态体系,气含率与表观气速关系式为εG=0.053uG^1.2。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介绍了两种内螺纹粘接再造技术,即钢丝增强粘接再造法和铜丝填充粘接再造法。  相似文献   
79.
In this paper a simple preparative method for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ginkgolides A and B was developed,As starting material,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tandardized ginkgo extract (EGb761,containing 24% flavonoid and 6% terpene trilactones) was used,After a pretreatment step,optimized by the uniform design method ,the concentrated intermediate extract with high content of GA and gb( 90%) was separated into the individual terpenes by prepara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uted with petroleum ether-ethylacetate,Analysis of products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HPLC-ELSD(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The results show that ginkgolides A and B are obtained in higher yield and better purity.  相似文献   
80.
ω-十一烯酸改性纳米碳酸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以ω-十一烯酸作为表面改性剂,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在一定的温度下对纳米碳酸钙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研究,确定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3.0%,改性温度60℃,改性时间30min。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的吸油量(液体石蜡)降为40mL/100g,活化率提高到99.52%,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粒子亲油性得到显著提高。沉降速率和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在亲油性溶剂中的分散性得到显著改善,粒度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