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中测井信息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研究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的正韵律层、反韵律层及中间层水淹模式和参数变化.水淹层测井解释特点为:水淹层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曲线减小幅度增大;地层电阻率随水淹减小变化,其微电极电阻率幅度差减小;水淹层中黏土矿物吸水膨胀致使声渡时差增大;自然...  相似文献   
52.
由于非线性负载的广泛使用,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和功率因数降低的问题日益严重,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离散滑模控制方式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用以抑制谐波和提高功率因数.在APF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谐波信号即控制信号进行自适应离散滑模变结构分析来控制开关的通断.仿真波形表明,与应用滞环控制方法的APF系统比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跟踪效果更好,得到的电网波形更接近正弦波.最后给出了APF样机调试结果的波形,有效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3.
建立了自然电位和激发极化电位测井响应模型。根据大量的岩心实验数据,确定了自然电位和激发极化电位理论模型定量求解地层水矿化度(地层水电阻率)、地层阳离子交换量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54.
针对健康服务机器人室内导航的应用需求,设计出一种基于STM32F429的嵌入式导航视觉传感器,内嵌5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和拥有高性能无线SOC的ESP8266,此次开发的视觉传感器,不是一般的CMOS图像传感器,而是综合了图像感知,图像处理,无线通信,节电唤醒等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微型装置,即眼睛加大脑。经测试,本导航视觉传感器能够以每秒3次的速度向服务机器人发送位置,完全满足室内移动机器人的移动需求。  相似文献   
55.
蓄热式加热炉在燃烧过程中,换向阀与蓄热烧嘴之间的CO会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通过研究与实践,将烟气反吹技术应用到蓄热式加热炉燃烧系统中,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蓄热式加热炉大量残余CO排放的问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56.
用水热法合成了粒径均匀、分散良好的花状ZnO纳米团簇和CdSe纳米棒.讨论了ITO/ZnO/CdSe复合膜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了ITO/ZnO纳米团簇及ITO/CdSe纳米棒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复合膜电极拓展了在长波方向的光吸收,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当ZnO与CdSe复合摩尔比为1∶3时,ITO/ZnO/CdSe纳米复合膜电极在本实验中得到最高光电转换效率(IPCE)25.27%,远远高于单一ITO/ZnO花状纳米团簇膜电极和ITO/CdSe纳米棒膜电极.  相似文献   
57.
在石油生产和抽取工程实践中,抽油机是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实现了油田开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因此,抽油机设备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油田的生产量。考虑到石油设备地处环境恶劣且复杂,长期暴露于野外环境,为了保证石油采集的顺利进行,必须保证抽油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8.
59.
长庆油田HQ地区长6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复杂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其烃类所占岩层体积比例不足8%,油气储层测井响应十分复杂。本文利用特低渗储层类型识别、储渗特征和含油气性质分析,对11种常规测井方法进行了优化评价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区内100多口井的目的层段1000多个不同类型油气储层测井评价效果,有效地阐明了特低渗透储层勘探开发中不同系列测井方法的作用和效果,通过加强测井系列采集和资料深化研究,提出了在特低渗透油田中选择测井技术系列的原则。其中岩性系列以自然电位测井效果为好,井径和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测井居中,自然伽马测井较差;孔隙度系列以密度测井效果为好,中子孔隙度测井居中,声波时差测井较差;电阻率系列以阵列感应测井效果为好,俄罗斯感应测井居中,双感应及微电极系测井较差。  相似文献   
60.
在大量致密气藏地应力测井评价基础上,从地应力方向评价、地应力大小计算、地应力评价主要验证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地应力研究的现状。分析影响地应力评价精度的5个问题:准确判定裂缝性质、水平附加分量确定、岩石力学参数的实验确定、应力集中的尺度及其对压裂的影响、井周岩石完整性对井壁应力集中的影响。认为测井资料地应力评价的未来研究方向为工程设计优化、水力压裂预测与控制、应力场数值模拟及裂缝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