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13篇
武器工业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11.
本文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淬火马氏体特征相的价电子结构参数及其统计值进行计算和分析。主要计算了碳含量为0.1~0.6wt%淬火马氏体结构单元最强键共价电子对数统计值n′A、特征相及相界面原子可能存在的原子状态组数σ与σN以及界面电子密度差的统计值Δρ′,分析了碳含量变化对特征相电子结构参数的影响,最后,从电子层次探讨了碳增强马氏体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112.
在精密卧式磨床M7132A上,利用磨削加工产生的大量磨削热对磨削加工表面进行淬火处理。采用砂轮作为磨削淬火的加工工具,研究不同粒度的刚玉砂轮对42CrMo钢进行磨削淬火试验及强化层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砂轮粒度的减小,距加工表面的强化层组织越细小;强化层的显微硬度分布曲线基本相同,但是距强化层至加工表面0.25mm时,随着砂轮粒度的减小,强化层显微硬度增大,磨削强化层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3.
铝合金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质量轻、成形加工性好等诸多特点,逐渐成为汽车、摩托车轻量化和节约能源的理想材料,但铝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制约了它在一些重要零部件上的应用.铝合金表面陶瓷化技术使其与陶瓷材料互相复合,取长补短,使得铝合金表面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综述了铝合金陶瓷涂层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制备涂层的主要工艺方法,技术特点,主要包括热喷涂法、激光熔覆、阳极氧化、溶胶-凝胶等,并展望了铝合金陶瓷涂层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4.
通过控制氩弧熔覆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氩气流量、电弧长度等参数,在Q235钢上以镍基合金粉末来制备预制块进行氩弧熔覆。利用DSM200型读数显微镜测量每个试样焊缝熔池的熔深及熔宽;在LEICA DM4000M的立式金相显微镜上观察其金相组织。通过对比各参数可以发现,焊接电流影响最大,焊接速度和氩气流量对焊缝尺寸及组织的影响较小,进而确定Q235钢氩弧熔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160 A,焊接速度115 mm/min,氩气流量9 L/min,电弧长度3.5 mm。  相似文献   
115.
利用药皮中钛铁、钒铁、石墨、稀土等的高温电弧冶金反应在金属堆焊层中自发生成碳化物增强颗粒,以提高堆焊层耐磨性.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金属堆焊层中碳化物颗粒的形貌、分布及成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测量了金属堆焊层的硬度并进行了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药皮中钛铁、钒铁的增加,堆焊层硬度提高,当加入12wt%钛铁、12wt%钒铁时,堆焊层硬度为65 HRC,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6.
在精密卧式磨床M7132A上,采用刚玉砂轮对不同原始组织的42CrMo钢进行磨削淬火试验,研究不同原始组织对强化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完全强化层的组织是混合型马氏体组织,完全强化层组织形貌呈现出“细→略粗→细”的变化规律.强化层显微硬度在720HV以上,与基体相比提高了2倍.在相同磨削工艺下,调质处理的42CrMo钢磨削...  相似文献   
117.
介绍了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MB2镁合金表面制备纳米陶瓷涂层,主要研究了涂层的耐蚀性采用XRD分析其相结构,并测试涂层耐热冲击性,结果表明,该涂层的耐酸性及耐盐性相对于基体提高了13.4及13.7倍,耐热冲击性达30次以上,且涂层中有新相MgMnSiO4,Al2SiO5,Mg2SiO4和ZnAl2O4生成.  相似文献   
118.
采用喷射沉积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Al-15Si-5Fe-2Ni-3.5Cu-Mg-1.5Mn-V合金,在480℃下进行热挤压,挤压比为8:1.采用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用X射线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对喷射沉积挤压态合金的热稳定性、硬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喷射沉积工艺制备的Al-Si系合金组织均匀细小,初晶Si相的形状基本是颗粒状或块状.热挤压后合金组织致密,初晶Si相弥散分布在基体上.挤压态合金在300℃下初晶Si相没有明显长大,热稳定性良好.该合金在300℃下仍具有相当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