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8篇
轻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介绍了内蒙古某铀矿床的"分散吸附、集中淋洗"工艺。通过对机械过滤、调节浸出液pH、吸附和树脂转运等工艺过程的参数分析,以及现场试验结果,证实了"分散吸附、集中淋洗"工艺可满足条件试验对浸出液处理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可为其他类似矿山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由于受空间所限,有些孔是无法用钻床和镗床加工的,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专用工装来解决。下面就是我们将镗床和专用工装组合应用来解决在加工工业小汽轮机平衡孔时遇到的小空间深孔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CO2+O2原地浸出采铀过程,通过对氧气溶解机制、氧气喷射混合、氧气静态混合及钻孔氧气溶解情况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流量钻孔的O2加注方式,实现了低流量钻孔的O2加注,提高了低流量钻孔浸采单元浸出效果,缩短了浸出周期,提高了资源回收率,降低了浸采成本。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某CO_2+O_2地浸铀矿山固定床贫树脂采用吸附尾液逆流方式转型。通过对转型机理的研究与分析,结合CO_2酸化浸出液增强树脂饱和吸附容量现象,提出了吸附尾液加CO_2气体强化贫树脂转型的方法,用以提高贫树脂转型效果,减少转型废水体积,降低运行成本。通过现场试验发现,在CO_2+O_2地浸采铀浸出液处理工艺中,吸附尾液加CO_2对贫树脂的转型具有强化作用;当CO_2气体加注质量浓度为2g/L时,转型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减少转型废水体积,进一步优化了水冶工艺。  相似文献   
16.
曹俊鹏  李喜龙 《铀矿冶》2017,(3):188-191
以某铀矿过滤筛管结构的固定床为对象,开展了顺流带压淋洗和静态浸泡淋洗试验研究,并从淋洗效率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2种淋洗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静态浸泡淋洗方式比顺流带压淋洗方式饱和树脂淋洗合格液平均铀浓度提高5.97g/L,淋洗贫液体积减少0.65床层体积倍数,有效减少了淋洗曲线拖尾现象;此外,静态浸泡的淋洗方式每塔可节约淋洗剂0.85床层体积倍数,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研究证明了静态浸泡淋洗方式对过滤网结构固定床淋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某CO_2和O_2地浸采铀矿山在建设环境友好型铀矿山过程中应用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情况,其中关键技术包括地下水无污染循环技术、溶浸范围的控制技术和工艺废水的减量化技术(沉淀母液的循环利用技术、转型废水的反渗透减容技术)。通过工业性试验和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面放射性污染及氡及其子体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使CO_2和O_2地浸采铀工艺成为了绿色、环保安全的铀矿采冶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安全生产费用的文档进行信息化管理成为研究方向。在各企业中,月度、年度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审核是尤为重要的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审核过程较为复杂,因此要利用管理系统来加强部门安全生产费用审核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这种条件下,研发一个基于Java语言后端为SSM框架的安全生产费用审核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某地浸采铀矿山采用离子交换工艺回收浸出液中的铀,在回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艺废水。通过对吸附尾液循环回用、饱和树脂冲洗水净化回用、再生树脂转型液回用、贫液与沉淀母液配制淋洗剂技术的研究,实现废水减量的目的。现场应用表明,采用废水减量技术后,95%的工艺废水得到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张勇  马连春  张渤  李喜龙 《铀矿冶》2017,(Z1):75-86
以钱家店地浸铀矿山钱Ⅳ试验采区为例,通过对采区外围地下水跟踪监测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渗透性地浸采区溶液扩散特征及其对周围地下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场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低渗透条件下,地浸溶液向采区外围的扩散范围小,扩散速度慢;在抽注平衡以及抽注比为1.003 6∶1的地浸水动力条件下,采区运行近3年,实际观测的溶液扩散范围不超过61m;保守的理论计算扩散范围不超过75m,平均扩散速度仅为0.084 3m/d。地浸采区以抽注比为1.003∶1持续运行满6年退役,溶浸液扩散范围可以被有效控制在120~130m范围之内,不会对采区外围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天然流场下游以及局部抽注比较小的区域是地浸溶液向外扩散的主要区域,但在地浸过程中加强对采区各局部子单元的抽注平衡调控,可以在较小的抽注比(不超过1.003∶1)的条件下,有效地控制溶液向外围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