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84篇
电工技术   65篇
综合类   121篇
化学工业   218篇
金属工艺   112篇
机械仪表   92篇
建筑科学   110篇
矿业工程   102篇
能源动力   38篇
轻工业   174篇
水利工程   36篇
石油天然气   147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1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8篇
冶金工业   66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1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1.
天宏特种焦股份公司在2000年投产了1座年产焦炭30万t的HN-96型捣固焦炉,设计要求凉焦台衬砖使用缸砖,但当时缸砖市场紧缺,价格较昂贵(当时每吨在900元左右).本工作的目的是研制价格较低且能取代缸砖来砌筑凉焦台的耐火砖,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2.
本文针对当前主流建模软件Creator对数据格式的严格限定要求,在详细分析Creator软件中USGS DEM数据格式的基础上,提出由自定义DEM数据向USGS DEM格式转化的一种方法。实现了异构数据源到标准格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93.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现状及行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的主要工艺路线、废润滑油再生后的主要用途以及废润滑油的再生技术,重点描述了蒸馏-加氢废油再生技术。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行业的发展情况:国外首先从法律上规范和支持废润滑油的再生行业,使废润滑油的回收和再生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行业到目前为止政策和法律的规范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我国废润滑油回收、再生企业的规模小,技术落后。  相似文献   
94.
95.
利用旋转氧弹法研究了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6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烃类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以及各种基础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结果表明,大庆石化分公司用石蜡基原油生产的加氢基础油和兰州石化分公司用中间基原油生产的加氢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较差;基础油粘度指数越高,抑制粘度增长的能力越强,氧化后粘度增长越小;加氢基础油氧化后,链烷烃、总环烷烃含量都有所下降,芳烃及胶质含量增加;含硫酚抗氧剂在几种加氢基础油中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感受性最好。Ⅱ、Ⅲ类基础油和Ⅳ类基础油对抗氧剂感受性相当,明显好于Ⅴ类基础油。  相似文献   
96.
利用超重力技术,开展了制备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中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力法制备纳米铜添加剂工艺路线稳定可行,所得纳米铜添加剂产品质量合格,产品粒径小于20nm,具有明显的减摩抗磨作用,可以用作润滑油的纳米抗磨节能添加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润滑油研究的深入,超重力法生产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技术将具有重大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97.
为实现炼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的科学合理评估,将应急能力涉及的所有因素凝练划分为6个分项能力,给出了相应的评估要素,构建了炼化企业应急能力评估层次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分布;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应急能力评估模型,将专家评估结果中模糊 性的程度语言概念进行量化处理,实现了多因素多层次的评估问题从定性研判向定量分析的转换;同时提出了与评估模型相配套的专家遴选、评估方案和问题清单化梳理方法,形成了完善的炼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 力评估方法体系。以三家炼化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对应急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向量和评估分值进行求解确定,分析归纳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应急能力评价。研究成果可以为提升和完善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内陆河流水体跨越管道溢油模拟技术与基本流程,以西北地区某河段油品跨越管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管道泄漏突发溢油事故的风险,考虑丰/枯水期、强/静风、泄漏位置等影响因素,设计构建了12种溢油突发事件情景,应用MIKE21模拟软件建立水动力模型,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溢油漂移扩散规律。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并考虑河流自身特点,确定了高风险水域多个应急处置关键断面,给出了不同应急处置关键断面的有效应急时间,为溢油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
主要研究大晶粒退火态纯锆在液氮温度下均匀轧制时的形变组织特征及孪生机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衬(EBSD)、X射线衍射等对不同变形量样品的变形组织和织构进行了研究,重点结合软件对EBSD结果进行组织重构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液氮温度轧制时大晶粒纯锆中产生的孪晶类型为C1{112}<11>、T1{102}<10>和T2{111}<11>孪晶,其中C1{112}<11>孪晶最容易产生且为主要孪生类型。变形开始时,3种孪晶的数量迅速增多,而小角度晶界含量较少;变形量增大到30%时,小角度晶界含量占优势。变形初始阶段孪生优先于滑移进行, 且孪生变形是最主要的变形方式,当变形量为30%时,孪晶协调的位错滑移成为主要的变形方式。变形过程中织构类型未发生变化,保持基面双峰织构(偏离ND方向±30°左右),但强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工业纯钛板材在冷轧和退火过程中的显微组织与织构演变。电子背散射衍射结果表明,在冷轧条件下的塑性变形由孪生和滑移共同协调作用。当压下量小于40%时,其主要的塑性变形方式为形变孪生。在轧制过程中,同时产生了{1122}1123压缩孪晶和{1012}1011拉伸孪晶;而且,沿TD方向的织构强度随变形量增加逐渐增强。在退火过程中,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小角度晶界缓慢减少而孪晶片层快速消失,沿TD方向的织构强度逐渐减弱。当退火时间延长至60 min时,压下量20%的样品已经完全再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