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9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水产品在我国动物产品消费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且消费份额较大——全国人均水产品消费约占猪牛羊肉消费量的一半。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促使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以鲜活水产品为主,养殖户为有效预防鱼类等患病和增加产量,通常会非法使用禁用药物,加之操作不规范,往往导致水产品质量不合格,如消费者  相似文献   
52.
刀具磨损监测是自动化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保证监测结果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光栅投影图像的硬质合金刀具磨损监测方法。使用光栅投影检测系统收集被测物体栅线图样,计算光栅在投影墙面的长度,运用格雷码编码算法划分光栅条带信息,通过三维信息重构获得刀具形貌数据;扫描所有图像数据,将稀疏数据作为孤立点,采用基于层次结构的平衡迭代算法聚类相同特征图像,使用强度均值、属性和清晰度三个指标优化图像质量;在视觉显著特征基础上,利用灰度密度函数梯度找出光栅投影图像突变点,采用小波分解划分刀具磨损图像分辨率图层,运用扩散操作处理图像噪声、光照不均等问题,通过高斯函数锁定刀具磨损方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刀具磨损监测精度较高,可信性强,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3.
梁科 《金属世界》2009,(6):6-8,21
本钢6#(2850m3)高炉于2008年11月2日采用回收煤气、炉顶打水降温空料线将料面降到风口中心线以下,并成功利用软探尺、炉顶和除尘器煤气曲线CO2相结合准确判断料线深度和料面位置,整个过程实现了安全、顺利、快速停炉。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的流程及几个算子,给出了在matlab语言环境下实现编码、译码、选择、重组和变异各算子的编程方法,最后用一个实例来说明遗传算法在寻找全局最优解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5.
完成了10/100(Mb/s)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器芯片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芯片的架构和主要模块的设计方法,给出了仿真结果.芯片采用0.25μm CMOS工艺流片,工作电压为2.5 V/3.3 V.测试表明,芯片性能完全符合IEEE802.3标准,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6.
传统的反窃电措施已很难迅速、有效地发现窃电用户。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分布的离群点检测方法,同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
文章针对常见的窃电手段进行了分析,同时设计了一种反窃电装置,旨在提高输电线路的反窃电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8.
为了改善现有的立体匹配算法在较高的视差估计精度和较快的模型推理速度之间难以保持良好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精确的多层级联循环立体匹配网络。首先,设计了一个多层网络,在较高分辨率的特征图上引入位置编码和自注意机制,再利用分层循环细化、级联细化和循环细化的视差细化策略更新视差值,以便更好地恢复立体图像的细节信息;此外,改进了视差迭代更新的策略,在低尺度下采用轻量级群相关层,在高尺度下采用自适应群相关层来更新差异值,降低了视差迭代更新的计算量,提高了模型的推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其他算法,在取得极具竞争力的视差估计精度情况下,具有较快的模型推理速度。  相似文献   
59.
遥操作机械手因其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太空探索、深海探测、核设施维护和医疗手术。然而,随着任务复杂性和安全要求的提高,要求遥操作机械手具有更好的避障能力。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可变阻尼的触觉反馈方法,为操作者提供阻尼力以感知远程环境中的障碍物,从而完成避障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避障阻尼模型,以解决传统的触觉方法由于考虑因素不全面而导致的不准确问题。该模型不仅考虑了传统的距离因素,还根据速度方向的新因素预测了遥操作机械手的碰撞情况,以在线调整阻尼值。实验结果表明:与没有触觉反馈的远程操作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远程操作的安全性和人类操作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0.
针对传统的机器人加速度动力学建模求解方法的复杂性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和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相结合的机器人加速度的测量及预估方法。机器人末端加速度的测量值包括了加速度的真实值、噪声信号和重力加速度g的分量,计算去除重力加速度g分量,利用小波包对信号做了去噪处理,再用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对经过处理的信号进行超前预测,解决了滤波信号的时间滞后问题,提高了加速度测量的实时性和前瞻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机器人末端加速度测量和预估方面的可行性,为机器人的加速度反馈控制及惯性力预测控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