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模板中热解聚丙烯腈制备碳纳米管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板合成技术,以具有规整孔洞结构的阳极氧化铝膜(AAO)为模板,制备有序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制备过程是在AAO模板中通过化学聚合法,首先制备聚丙烯腈(PAN)纳米管阵列,然后将PAN纳米管于750℃,氮气气氛中热解,制备碳纳米管阵列。用SEN、TEM和XRD表征聚丙烯腈纳米管和碳纳米管的结构和形貌,并探讨竹节状碳纳米管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两种纳米管的管径约为200nm,与模板孔道的孔径相当,纳米管能排列成有序的阵列结构;XRD分析证实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结晶度;TEM照片显示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竹节状结构,可能是由于聚丙烯腈纳米管的热解产物在模板内不均匀沉积和碳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发吸附在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改性羰基铁粉(CIP)表面的苯胺原位聚合,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羰基铁粉@聚苯胺(PANI)复合粉体。研究表明:DBSA对羰基铁粉有良好的分散保护作用;羰基铁粉经聚苯胺包覆后,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显著升高,阳极极化电流变化平缓,显著降低了金属被氧化腐蚀的速度;聚苯胺链上的—NH—与环氧树脂链上的环氧端基间产生化学键合和氢键,对涂层有显著的增强增韧效果;涂层的微波吸收更强,有效频宽变宽,最大吸波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3.
将苯胺单体引入无烟煤的微纳米孔隙及芳香层片中,原位聚合制备出含微纳米结构特征的无烟煤/聚苯胺复合材料,其电导率稳定在101S·m-1数量级。并分别用SEM、FTIR电阻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无烟煤与聚苯胺间发生了较强的化学键合和氢键结合。当无烟煤/苯胺质量配比为1/2时,得到的复合材料电导率最高,为72.5S·m-1,制作的电极比电容为84.5F/g,且兼有赝电容和双电层电容特征。  相似文献   
14.
Coal—g—MAH/PMMA的制备及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聚体的方法制备出煤接枝马来酸酐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复合物(Coal-g-MAH/PMMA),讲座了煤的用量,体系粘度及聚合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同时运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混体系和纯PMMA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两体系的流动都符合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运用相容剂的原理,提出了两种制备煤基聚合物合金用相容剂的方法。用此方法制备了相容剂Coal-g-MAH/PMMA和PP-g-AM/Coal,并讨论了相容剂的流动性能,进一步提出了煤基聚合物合金用相容剂的相态模型。图5,表2,参7。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氨基硅油对环氧树脂(E-51)进行增韧改性研究。探讨了改性工艺、氨基硅油的用量对环氧树脂涂层的表观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环氧树脂改性前后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6 %氨基硅油与环氧树脂E-51室温混合,再在50 ℃下搅拌反应1 h,冷却后添加固化剂,涂片、室温固化24 h,所得的涂层综合性能最佳,冲击强度可达41 kg.cm,附着强度可达 6.800 MPa,空气气氛下骨架的最初分解温度可达332.1℃;改性过程中,氨基硅油上的伯胺与环氧树脂上的环氧基反应生成了仲胺,两者以C-N-C的形式键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太西无烟煤/聚苯胺(TXC/PANI)导电复合材料,对太西无烟煤(TXC)分别进行NaClO和H2O2/NaClO联合氧化处理,研究了氧化处理对TXC及TXC/PANI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作用改变了TXC的孔结构和分布,起到疏通孔道的作用,提高了TXC与PANI之间的相互作用。NaClO氧化使TXC/PANI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提高到10-1S/cm,热稳定性则有所降低。该研究结果对无烟煤功能材料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