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62.
本文采用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合成了空气中不稳定的四核金属羰基簇合物K[CoFe_3(CO)_(13)],并将其负载于r-Al_2O_3、SiO_2担体上,制成负载型双金属簇催化剂.分别于真空和CO气氛下,利用原位红外光谱表征了负载双金属羰基簇合物的热脱碳过程,获得了金属簇骨架(CoFe_3)与担体表面原子相互作用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3.
基于渗流理论中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考虑煤层气解吸效应和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的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全新的煤层气低速非达西径向流压力分布解析解和产能方程,定量计算后对低渗透煤层气产能低和储层难以有效动用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拟启动压力梯度每增加1kPa/m,储层有效动用半径下降约30%,因此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使得井筒外围储层难以有效动用,对煤层气开发影响较大;2)解吸能力每增加1倍,煤储层的有效动用半径增加15%左右,因此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储层解吸能力越强,压降效果越好,储层波及范围则越大.  相似文献   
64.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报导利用求导法(包括一阶、二阶求导)、数字滤波、数据平滑、矢量归一化、傅立叶变换和卷积运算,以及小波变换等方法处理红外分析信号,可以提高谱图的信噪比、改良分析信号的质量和还原被扭曲的谱图;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偏最小二乘法等校正方法处理红外光谱数据,可以迅速而准确地鉴别和分类中药;用SIMCA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和阵列相关系数比对法等化学模式识别红外数据可以判断中药的产地、道地性、采收时间和配方中药的质量等;利用二维相关光谱可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和中药材的品种等.  相似文献   
65.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 BOTDA) 利用了布里渊受激放大特性,在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应用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结构应变进行监测时,存在布里渊频移对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的问题。为了消除温度对应变监测的影响,基于BOTDA原理提出了一种温度补偿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通过附着成一体的应变和温度传感光纤的换算得到消除温度影响后的应变,无需得到待测物温度场,布设安装和数据处理均较方便,温度信息同步性和环境适应性较佳,且成本低廉,与现有温度补偿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对比室内水浴试验和某排水泵站现场试验的结果,可知基于BOTDA的光纤分布式传感温度补偿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军工企业的资源管理应凭借ERP应用平台,将ERP系统与条码系统以及企业其他应用系统深度结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科研能力。文章分析了企业ERP现状,阐述了条码技术概念,探讨条码技术在企业ERP、生产、质量管理、售后模块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7.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信息存储技术应用到经济、教育、服务等各个领域,随之信息安全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网络信息存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8.
煤岩水力裂缝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大尺寸(300 mm×300 mm×300 mm)真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地应力、天然割理裂缝、隔层及界面性质对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岩的水力裂缝扩展行为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天然割理、裂缝影响,煤岩压裂施工压力高,波动频繁,水力裂缝扩展不稳定,形态复杂。当水平主应力差较小时,水力裂缝在多个方向起裂,延伸产生多裂缝,主要沿天然割理、裂缝方向随机扩展;随着水平主应力差的增加,水力裂缝会主要沿垂直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扩展,形态相对单一。单纯的煤层与隔层之间的物性差异(弹性模量等)对水力裂缝穿入隔层扩展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隔层上的垂向压应力和界面性质是决定水力裂缝能否穿层的主要因素。垂向应力小,界面胶结强度低时,摩擦因数小,水力裂缝在界面上易产生横向滑移,难以穿入隔层扩展;垂向应力大,界面胶结强度高时,摩擦因数大,水力裂缝将穿越界面进入隔层扩展。  相似文献   
69.
高煤阶与低煤阶煤层气藏物性差异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扫描电镜、煤层气成藏物理模拟及热变模拟实验手段,系统研究了高煤阶、低煤阶煤储层在孔隙特征、渗透性、吸附/解吸特征等方面的根本性差异,并深入剖析了该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煤阶气藏的孔隙度低,渗透性差,吸附平衡时间长且较分散,初期相对解吸率与相对解吸速率低;低煤阶气藏孔隙度高,渗透性好,吸附平衡时间短而集中,初期相对解吸率与相对解吸速率高。煤的化学分子结构、物理结构及显微组分的差异是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高煤阶煤层气藏解吸效率较低,开发难度较大,而低煤阶煤层气藏开发较容易。同时,构造热事件对高煤阶煤储层的改造作用很显著,有利于高煤阶煤层气藏开发。  相似文献   
70.
煤层气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储层具有伤害的敏感性与不可恢复性决定了在煤层气钻完井、开采过程中要坚持采取系统的保护煤层措施。通过一个直井的油管向另一水平井环空注气实现欠平衡的钻井工艺在FP1-1井中得到成功应用,实现了快速、平稳注气,有力地保护了煤层并维持了井壁稳定。本文提出了加强单井筒水平井井身结构研究的建议,在煤层气开发井中继续推广欠平衡水平井钻井技术,为实现更为经济有效的欠平衡钻井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