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37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研究L360MS碳钢在低H2S环境下的耐CO2腐蚀行为,通过模拟某油气田现场工况,利用高温高压釜设备开展不同H2S-CO2环境下L360MS碳钢腐蚀性能试验,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手段分析L360MS碳钢的腐蚀形貌和产物组成等。结果表明:低H2S环境下(pH2S=0.001~0.005 MPa),随着CO2分压的增大(pCO2=0.25~0.65 MPa),L360MS碳钢平均腐蚀速率逐渐降低,点蚀速率增加;pH2S=0.001 MPa、pCO2=0.25 MPa时,L360MS碳钢平均腐蚀速率最大,为0.113 5 mm/a;随着pCO2/pH2S降低,...  相似文献   
132.
为研究H2S-CO2共存环境下H2S含量对Q245R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模拟某油气田现场工况,利用高温高压釜设备开展不同PH2S下Q245R钢在H2S-CO2环境中腐蚀性能试验,并采用金相显微镜、XRD、SEM和EDS等手段来分析Q245R钢的点蚀、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组成等。结果表明:随着PH2S由0.001 MPa增至0.11 MPa, Q245R钢均匀腐蚀速率增幅达196%,均匀腐蚀速率最大值为0.892 1 mm/a;腐蚀主控因素由CO2腐蚀(PH2S=0.001~0.05 MPa)转变为H2S腐蚀(PH2S=0.11 MPa),主要腐蚀产物由FeCO3转变为FeS。由于腐蚀产物膜中的裂纹与孔洞等腐蚀微观通道的增加,以及反应溶液...  相似文献   
133.
关于起爆点的位置对聚能射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S-DYNA3D对聚能战斗部的起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着重分析了单点起爆、线起爆和面起爆对聚能射流的射流速度和L/D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聚能起爆方式.  相似文献   
134.
CCD激光微位移测量头在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CD激光微位移测量头是利用三角法原理设计的一种高精度非接触激光微位移传感器。由于CCD激光微位移测量头的特定结构和工作原理所决定 ,要使得其达到设计精度 ,在实际使用中必须满足几个重要条件。本文着重论述了应用中问题的由来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5.
输电线路铁塔是电力输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承载输电线路导线与电缆,支撑和保护输电线路的重要作用。输电线路铁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是否能够安全运行,进而影响电力系统供应的稳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用电需求总量的增长给电网系统带来更大的运行管理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输电线路建设日益复杂,如果输电线路铁塔性能存在问题,会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致使电网面临用户停电风险。基于此,文章介绍了输电线路铁塔综合性能提升方案的概况,梳理了方案面临的风险和对策,并给出输电线路铁塔综合性能的提升方案,提出了该方案的应用场景和转化场景。  相似文献   
136.
为提高地下坑道抗内爆载荷的效能,利用ANSYS/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了内爆TNT对衬钢坑道的毁伤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厚度的衬钢对坑道防护效能的影响,所得结果对衬钢的选择、措施的改进及工程设计均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37.
为了研究在建隧道内的煤系地层在施工车辆振动荷载下的变形规律,以某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构建了施工车辆荷载作用于隧道煤系地层的数值模型,并采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进行了求解计算,分析了施工车辆载重、行车速度、行车次数、煤岩位置与不同深度5个因素对隧道煤系地层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工车辆载重的增加,隧道内煤系地层的位移响应与塑性应变量呈现先急剧增大、后增加趋势减缓的变化规律;施工车辆行车速度对煤系地层位移与损伤影响较弱;煤系地层位移量随车辆往返次数依次经历剧增加、缓慢增加、降低与稳定4个阶段,塑性应变呈4个阶梯增加;隧道底部越浅处的煤层受车辆振动荷载影响越大,导致其变形程度越大。研究结果可为瓦斯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