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6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采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储层颗粒荧光定量等方法,对库车坳陷迪北气藏侏罗系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充注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迪北气藏侏罗系储层发育两期烃类包裹体:第Ⅰ期为黄绿色的液态烃包裹体,为早期原油的充注;第Ⅱ期为发蓝白色荧光的气液包裹体与无荧光的气态烃包裹体,显示晚期天然气充注。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呈双峰型分布特征,也指示两期油气充注。储层颗粒荧光定量分析表明,迪北气藏侏罗系储层中的油可能为不同源或不同成熟度原油的混合。结合迪北气藏沉积埋藏史研究得出,迪北气藏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18~16 Ma期间的油充注;第二期为5~3 Ma期间的天然气充注。西域组沉积期以来构造运动强烈,气藏经历改造在构造低部位成藏。  相似文献   
42.
轮南地区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对地层水特征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南油田下古生界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油气藏地层水的产出较为普遍,但地层水的性质及分布规律均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轮古7、轮古2井区距天窗区较近,上奥陶统剥蚀殆尽,属风化壳油气藏;而轮古东井区中奥陶统储层上覆多套上奥陶统碳酸盐岩,为埋藏型油气藏。研究区地层水的差异主要体现为风化壳油气藏与埋藏型油气藏中地层水的差异,同时随油气藏埋深加大、上覆盖层增多变厚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相对来讲,风化壳油气藏中的地层水具有更高的矿化度、氯离子浓度、氯溴比及锶同位素值,同时具有明显偏轻的氢、氧同位素值。不同类型油气藏,尤其是盖层差异所导致的地层水溶解过程、混合作用及水岩作用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地层水特征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3.
新构造运动直接影响了塔里木盆地巴什托普地区中新世至今的油气晚期成藏与分布.针对巴什托普油田进行古构造恢复,结合4个构造活动幕次分析了油气成藏和分布规律,指出,不同构造活动幕期,圈闭面积、闭合高度、高点等随着构造活动的剧烈程度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区内同一构造单元内不同圈闭发生此消彼长,圈闭发生改变并伴随油气的二次运移和重新分布;提出了以巴什托普油田为例的消长式汇合型成藏模式.通过古地貌恢复手段,结合构造运动幕次分析,研究油气圈闭形成及发育过程,这对于受幕式构造运动影响的油气聚集带的勘探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满东1气藏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但其成因机制研究亟待加强。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试、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等手段厘定了油气充注史,应用储层孔隙度演化模型恢复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并综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满东1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和成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满东1气藏天然气主要源自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烃源岩,此气藏具有2期油气充注历史,即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石油充注和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来的天然气充注;满东1气藏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在燕山末期致密化,形成现今的致密储层;喜马拉雅期,寒武系、奥陶系古油气藏内的原油裂解气在志留系储层中成藏,此时储层已致密化,即天然气充注期晚于储层致密期,因此满东1气藏的成因类型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深盆气藏"。综合分析后认为,满东1气藏原油裂解气勘探前景广阔,特别是下古生界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45.
煤系泥岩和煤岩生成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阳霞煤成油系统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据碳同位素特征判断,该系统中的提尔根油气田和依奇克里克油气田的原油都是煤系地层的产物。但它们的生物标志物特征有明显差异:提尔根煤成油与煤系泥岩十分相似,依奇克里克煤成油则与煤岩相似。根据对该系统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烃源岩及其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首次将源于煤系泥岩的原油与源于煤岩的原油区别开来。肯定了煤系泥岩和煤岩都具有生烃能力,一定类型的煤岩(富氢贫氧煤)能够形成商业性油气藏。图2表1参2(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46.
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南2气藏天然气散失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南2气藏的盖层是特殊的致密砂岩,天然气来自寒武系-奥陶系,为湿气。文章利用侏罗系砂岩碳酸钙胶结物碳同位素的分析,认为有20%的碳酸钙胶结物与天然气散失有关,致密砂岩盖层的形成也与天然气散失有关,甲烷的优先散失和消耗可以导致天然气偏湿。并利用天然气运聚动平衡模型模拟了英南2气藏天然气的聚集和散失过程,认为英南2气藏是喜山期以来一直处于天然气储量递减的残留气藏。  相似文献   
47.
库车坳陷恰克马克组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车坳陷许多新发现的原油来自恰克马克组烃源岩,但目前对恰克马克组烃源岩认识不清,特别是有机质的类型.建立库车坳陷的热解数据库,对恰克马克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研究.恰克马克组湖相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部地层,而且是西部地区比东部发育.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潜量是所有烃源岩中最大的.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干酪根,也是所有烃源岩中最好的.有机质成熟度西部比东部高,目前主要处于成熟阶段.恰克马克组是库车坳陷最重要的生油岩.  相似文献   
48.
库车坳陷却勒1井原油的重排藿烷系列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却勒1井古近系发现的原油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及C30-未知三萜类化合物,C19-C26三环萜呈现以C19为主峰逐渐下降的分布形式,具有陆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中,仅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表明却勒1井原油源自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而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主要沉积于富含钙质的弱碱性环境,适度碱化条件下黏土矿物的催化作用有助于重排藿烷的形成。图4参4  相似文献   
49.
塔东地区下古生界原油裂解气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系统测定塔东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层和储层中的固体沥青含量,进而估算了原油裂解气资源量.整体来看,塔东地区下古生界原始烃源岩曾具有巨大的生烃潜力,并且曾生成过大量原油.在区块上,单位面积固体沥青含量由西向东依次增高;在层位上,中寒武统(烃源层)含固体沥青最多;在期次上,以较早期生成的固体沥青为主,较晚期生成的固体沥青为次;在赋存空间(储集层与烃源层)上,绝大部分(87%)固体沥青均停留在烃源层中,储集层中固体沥青仅占固体沥青总量的13%.裂解生气量、裂解气资源量和固体沥青含量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的分布特征也与固体沥青相同,考虑固体沥青的形成期次,遴选适宜的聚集系数,最终计算塔东地区下古生界裂解气资源量为(2.18~4.37)×1012m3,表明塔东地区下古生界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0.
利用天然气组分定量、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生烃动力学实验数据,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大气田深层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均一温度、油气充注时间及成藏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克深大气田深层天然气以烷烃气为主,甲烷含量占87.30%~98.33%,重烃(C~(2~+))含量占0~0.66%,干燥系数达0.99%~1.0%;δ~(13)C_1值、δ~(13)C_2值分别为-29.3‰~-26.4‰、-21.4‰~-16.1‰,属于过成熟的煤成气。克深大气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发育2期烃类包裹体:第Ⅰ期为发蓝白色荧光的液态烃包裹体,指示早期轻质油充注;第Ⅱ期为无荧光的气态烃包裹体,与其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5~160℃,为晚期天然气充注。克深大气田主要经历了库车组沉积期末(约2.5Ma)以来的天然气大量充注,气源主要来自克深井区和拜城凹陷生气中心的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为深埋快速生烃、强源储压差作用下晚期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