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5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针对低NOx排放的多气种燃烧器研发需求,利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开展了数值模拟工作,深入探究了H2、H2/CO、H2/CH4,以及H2/NH3预混火焰中NO的生成机理。计算结果表明:H2火焰中NO的生成机理包括NNH机理及热力型机理,后者起主导作用;添加CO强化O的生成从而加剧热力型NO的生成;H2/CH4火焰中NO的生成机理与CH4火焰相似,包括火焰内的快速型机理和火焰后的热力型机理,H2占比的改变引起NO排放浓度的变化量不超过15 ppm;H2/NH3火焰中NO主要来源于NH3的氧化,贫燃条件下,H2/NH3火焰尾部NO排放浓度比H2火焰高两个数量级,NO的生成对H+O2=O+OH反应高度敏感,该...  相似文献   
92.
为了评估干法脱硫灰用作路基材料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室内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干法脱硫灰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无侧限抗压强度,并建设脱硫灰示范工程道路。结果表明,脱硫灰28 d、180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4.3 MPa、11.3 MPa,道路路面弯沉值为59 mm,可满足四级公路路面弯沉值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3.
给出了描述大型水火电力系统短期机组启停调度的数学模型,应用大系统分散控制理论将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3个简单的子问题,分别用一维动态规划和网络规划法术解,最后,通过拉格朗日乘子协调控制得出最优可行解。该算法也可同时考虑火电的最优启停机计划和水电的优化调度。  相似文献   
94.
针对目前国网中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将云平台应用在电网运行方式中。介绍了电力系统中云平台的结构层级及其在电网运行方式中的应用,以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及系统处理效率;探讨了优化策略,提出了提升专业素质、合理编排调度计划、提供最佳电网运行方式等措施,以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95.
根据50 kW下行燃烧炉中燃烧过程中的NO和N_2O生成及还原规律,采用高温固定床模拟了空气分级燃烧过程的还原及燃尽阶段的气氛对N_2O高温分解及对NO生成影响的实验,测量了多种气氛模拟工况下的N_2O高温分解等特性,得到了N_2O高温分解及对NO生成转化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CO+O_2+平衡气的气氛条件下,N_2O分解生成大量NO,有别于传统的N_2O分解理论.利用基于MB89机理的化学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对应气氛下N_2O分解规律及产物特性,分析N_2O分解生成NO的基元反应.根据模拟结果发现,生成的大量NO一是来源于CO燃烧产生大量的O自由基与N_2O反应的产物,二是N_2O逆向生成的NCO进一步分解成NO.  相似文献   
96.
该文用欧拉 拉格朗日法模拟烟气增湿活化反应器内稀疏气固两相流 ,对气相流场及颗粒相数密度分布分析表明 ,烟气进口位置及进口处的导流设备对反应器内颗粒分布影响显著 ,以双层弧型板做导流设备能够较好地改善其流场和颗粒相分布。图 8参 5。  相似文献   
97.
天然气炭黑燃烧特性的热天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热重分析天平对天然气扩散火炬中直接取样得到的炭黑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选用了蜡烛炭黑、4种商业炭黑以及一种无烟煤焦炭作为对比。基于试验结果确定了燃烧动力学特性参数,并分析了它的燃烧特性。天然气扩散火焰中生成的炭黑具有着火相对容易、着火温度较低(与煤焦或挥发份较低的煤比)、前期燃烧较弱、后期燃烧较缓慢、燃尽时间较长等燃烧特性。这些结果为利用天然气燃烧过程的炭黑生成强化火焰辐射特性并进行有效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
随着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的不断收紧,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质量浓度被限制在50 mg/m3以下,这对工业燃气燃烧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分析了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常用的低氮燃烧技术,介绍了我国燃气燃烧器发展历程。针对国产低氮燃烧器研发的迫切需求,提出了新型低氮燃烧器设计方案,通过一级燃气管、二级燃气管、烟气再循环(FGR)烟罩、旋流器等部分的结构设计,充分利用分级燃烧与烟气再循环方法,达到了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同时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开展了相关模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新型低氮燃烧器具有优良的性能参数。利用燃烧器样机开展了热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排放特性及负荷调节性能。提出的方案为国产新型低氮燃烧器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
以H_4L为配体,与金属离子Zr~(4+)自组装得到棒状晶体Zr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rMOFs),并借助X射线单晶衍射、N_2吸附脱附、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气体吸附仪测量了CH_4和N_2的吸附等温线,采用克-克(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CH_4的吸附热,并运用Ideal Adsorbed Solution Theory(IAST)理论来计算CH_4/N_2的分离因子(SCH_4/N_2)。结果表明:在273K、0.1MPa时,晶体Zr-MOFs对CH_4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为8.2cm3/g,对CH_4/N_2的选择性分离因子(S)为6.3,且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对吸附热力学的研究表明,CH_4的吸附热在20kJ/mol左右,相对分子筛类吸附剂吸附热较小,易于吸附剂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0.
运用空间解析几何理论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辐射离散传播法(OTM)在三维圆柱腔体内辐射传热计算的应用。采用坐标转换建立了辐射射线方程,通过直接求解所有发射点上各立体角内的辐射射线与各辐射单元体的交点,确定射线经过的路径及各交点与发射点的距离,然后按距离远近对交点进行排序,得到适合DTM法求解辐射能量传递方程的交点顺序。运用该方法对圆柱腔体内辐射换热进行三维计算,得到与精确解基本相符的结果;将DTM法运用于煤粉燃烧火焰辐射换热的计算,得到的温度场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表面辐射热流密度分布合理,由此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