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87篇
金属工艺   54篇
机械仪表   107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1.
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式比例电磁铁及提高其响应速度的控制方法,采用PWM调制方式对组合式高速比例电磁铁进行控制,实现了组合式比例电磁铁大推力、高响应、高精度,使研制出的比例电磁铁的响应达到了200Hz以上,并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上的液压元件的控制、发动机气门开度的控制、纳米加工高精度定位执行机构的控制等领域中。  相似文献   
112.
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改进遗传算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周北岳  邓斌  郭观七 《机械强度》2002,24(1):13-16,103
将标准遗传算法用于最优化问题时存在早熟收敛和后期收敛速度缓慢的现象。本文扼要分析了遗传算法的运行机制,提出一种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改进遗传算法,应用种群中最佳个体的马尔可夫链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该技术维持种群多样度的有效性。对复杂函数的遗传优化仿真实验数据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不但具有良好的全局收敛可靠性,而且具有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3.
The influences of pre-strai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fatigue crack growth of 2E12 aluminum alloy were evaluated by SEM, TEM,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fatigue tests. The axial fatigue tests were conducted under a constant amplitude sinusoidal wave loading at stress ratio of 0.1 in laboratory air and salt fog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yield stress of pre strain materia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terial without undergoing pre-strain, but pre-strain can not make the increase of the growth rate of fatigue crack.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s of the alloy in salt fog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air. The increased fatigue crack growth of the alloy in a given environment and more brittle striations can be observed in salt fog.  相似文献   
114.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工或其他领域,因此研究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无位置传感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反电动势法原理,并设计了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无位置传感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双闭环PI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控制电动机正常启动,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闸门开启方式对枢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特征及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以北江白石窑枢纽泄水闸为例,针对不同闸门开启方式对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开展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小流量情况下,闸门开启方式对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影响较小;当流量较大时,闸门开启方式对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影响较大。对于白石窑枢纽泄水闸,单开左岸泄水闸,或集中开启左岸泄水闸并间隔开启右岸泄水闸,下游引航道口门一线船闸航道右侧将不能满足通航水流条件要求。为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建议该工程在下泄洪水时尽可能开启右岸泄水闸,或均匀开启全部泄水闸。  相似文献   
116.
邓斌  蒋昌波  陈杰  杨树清 《水利学报》2018,49(12):1512-1522
利用已建立的分段输沙率公式和实验数据,基于一维非线性浅水方程和床面变形方程,考虑两类共6种输沙率公式,增加床面剪切应力和渗流源项,建立适用于冲泻区水沙动力特性的岸滩形态动力学耦合模型。采用典型算例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耦合模型中采用TVD-WAF格式和分段输沙率公式在计算形态变化时取得了较好的数值精度。进一步模拟了冲泻区内岸滩形态的变化特征,计算得到的水深、岸线轨迹和岸滩剖面变化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讨论了不同摩阻系数和有无渗流对岸滩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冲泻区形态动力学模型不能忽略床面摩阻和渗流的影响,本研究提出的分段输沙率公式适应于冲泻区的泥沙输运研究。  相似文献   
117.
为探讨桥墩上设置开孔对墩后水流结构的影响,采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PIV)对矩形开孔桥墩墩后的水平面和立面流场进行了测量,并对墩后的水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矩形开孔桥墩能够改变开孔位置所在水深处尾流的运动规律,贯穿方孔的高速水流与墩侧绕流以及墩后低速区水流形成强烈的剪切作用,抑制了大尺度旋涡的发展与运动,并且切断了墩后底部水流的上升运动轨迹;墩后瞬时流场存在周期性的运动规律,具有高度间歇特性。  相似文献   
118.
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的设计降低了高原地理对定位精度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定位的准确度,对推动GIS普及应用起积极作用,但目前大多数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都是通过ZigBee无线电定位技术实现的,通过无线分组服务对高原地理信息网络数据进行传输,并以TOA定位方法为基础,对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的芯片等硬件进行选型,在此基础上,对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中连接电路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设计。但这种方法设计的网络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较低,无法准确的反应高原地理信息,且存在定位过程复杂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IS的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对基于GIS的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总体进行设计,并对系统所用核心芯片进行选型,在此基础上,对基于GIS的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晶振和复位电路、供电电路、通信电路、Debug接口电路、按键控制电路、射频收发电路进行设计,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利用RSSI算法对基于GIS的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的定位结果进行校正,从而完成基于GIS的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设计。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设计的高原地理信息网络定位系统定位精度高,能够准确反应高原地理信息,且定位过程简单,容易操作,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基于分形原理,通过波浪水槽试验,对波浪作用下的海滩剖面形态开展分形维数计算和分析,探究分形理论应用于海滩剖面演化规律研究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海滩剖面分形维数可以用于描述海滩剖面形态的不规则程度和复杂性,分形维数越大,海滩剖面形态越复杂。同时,围绕波浪动力因素变化对海滩剖面分形维数的影响展开讨论,波浪类型、波高和水深的变化均会导致海滩剖面分形维数的改变,波浪类型和波高的变化对海滩剖面维数的影响更明显,而水深变化导致的波浪因素变化对海滩剖面分形维数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发现随着波浪作用时间的增长,海滩剖面分形维数最终朝平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0.
六水氯化钐与甘氨酸丙氨酸三元固态配合物的热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 Sm3 +与甘氨酸丙氨酸混配体配合物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化学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 :Sm( Gly) 2 ( Ala) 3 Cl3 · 2 H2 O,并用溶解量热法分别测定了 Sm Cl3 · 6H2 O( s) ,2 Gly( s) + 3Ala( s)和 Sm( Gly) 2 ( Ala) 3 Cl3 · 2 H2 O( s)在 2 mol/L HCl中的溶解焓 ;再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 ,计算得到了六水氯化钐与甘氨酸丙氨酸反应的反应焓△ r Hθm( 2 98.1 5 K) =2 .1 60 k J/mol,并求出了 Sm( Gly) 2 ( Ala) 3 Cl3 · 2 H2 O( s)标准生成焓△f Hθm[Sm( Gly) 2 ( Ala) 3 Cl3 ·2 H2 O,s,2 98.1 5 K]=- 44 81 .5 k 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