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5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降膜结晶法分离人造麝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  裘兆蓉  韶晖  钟秦 《化工进展》2004,23(11):1233-1235
用降膜结晶技术提纯人造麝香,考察了物料循环时间、油浴温度和料液的过热度对结晶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发汗温度和发汗升温速率与结晶过程中分配系数及结晶率的关系。综合考察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得到用降膜结晶提纯麝香DDHI的适宜的生产条件。在适宜条件下,对DDHI的质量分数为75%左右的原料进行三级结晶,每级母液及发汗液循环回上一级使用,最后所得产品质量分数大于98%,结晶率达到53%以上。  相似文献   
52.
叶青  裘兆蓉  钟秦  孙玉南 《精细化工》2005,22(5):362-364
用精馏-降膜结晶耦合工艺分离对二氯苯。考察了降膜结晶操作中冷却剂温度、发汗升温速率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剂的温度为38℃,发汗速率为0. 5℃/min,可使w(对二氯苯)≥99 7%,单程收率>58%。与使用精馏工艺相比,总能耗下降71 7%。  相似文献   
53.
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得氟掺杂氧化钛载体,然后负载活性组分氧化钒,制得了不同氟掺杂量的氧化钒/氧化钛催化剂,并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活性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氟掺杂能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性能,且氟掺杂量为[F]/[Ti]=1.35×10-2时,催化活性最好;在453 K时,该催化荆对NO的脱除效率为61%,在483 K时,NO的脱除效率为97%;SO2和H2O对氟掺杂催化剂上的低温SCR反应存在协同抑制效应,且该抑制效应是可逆的;催化剂活性得到提高的原因在于,氟掺杂增强了活性组分氧化钒与载体氧化钛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同时促进了超氧自由基的形成,有利于中间产物NO2和NO3-的生成.  相似文献   
54.
油气回收技术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黄维秋  钟秦 《化学工程》2005,33(5):53-56,65
常用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及膜法来回收轻质油品蒸发排放出来的油气。介绍了各自的回收机理和关键工艺设计数据,分析了各自工程应用时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回收效果影响因素及研究重点。在综合比较各自工业应用时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的基础上,获得了各自的量化分值,认为常压常温吸收法回收技术宜作为目前首选技术。建立了投资效益评价公式,对企业建设回收装置进行效益分析及评价,认为应用油气回收装置将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5.
氨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学友  贾勇  钟秦 《化工进展》2012,31(1):213-216
在自行设计的吸收塔反应器中,以氨水作为吸收剂,研究其对SO2和NOx的脱除效果,在氨法脱硫的工艺条件下对SO2的脱除率为100%,NOx脱除率可达72%。对SO2和NOx的吸收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吸收液中SO32-浓度是影响脱硫脱硝率的重要因素。提出了选择性催化氧化(SCO)和氨法烟气脱硫相结合的氨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此法可用于改造现有氨法烟气脱硫设备,达到SO2和NOx同时脱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56.
范学友  贾勇  钟秦 《无机盐工业》2012,44(5):25-27,39
运用氧化和氨法脱硫相结合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得到的副产物中主要含有硫酸铵和硝酸铵。在原有硫酸铵单独结晶的基础上加入了硝酸铵,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XRD、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蒸发温度、pH、搅拌速度、飞灰含量对二者混合结晶的影响。结果发现:混合结晶的产物为立方晶型;当结晶的pH控制在5左右、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200 r/min、无飞灰存在时得到的晶体粒径分布均匀;飞灰含量为4 g/L时得到的晶体的平均粒径最大。  相似文献   
57.
基于L-精氨酸的环境友好性及强碱性,将其用作捕获CO2的化学吸收剂。采用鼓泡吸收与加热再生的方法,对L-精氨酸水溶液吸收与解吸CO2性能进行研究,并重点考察添加3%哌嗪的L-精氨酸水溶液。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L-精氨酸水溶液具有较高的CO2吸收容量,约0.83mol CO2/mol精氨酸。起始解吸温度也较低,仅80℃。添加哌嗪或氢氧化钠的吸收液吸收能力优于无添加的精氨酸水溶液。其中添加哌嗪的L-精氨酸水溶液最适宜作CO2吸收剂,80℃下解吸速率均高于其他2种吸收液,吸收解吸循环达10次时,解吸量和解吸率未受较大影响,解吸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58.
文章介绍了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I2SCR烟气脱硝技术在国华太仓2×600MW机组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为了实现锅炉系统与烟气脱硝系统的优化兼容,对空气预热器、引风机、烟道等主要设备进行的技术改造。OI2SCR烟气脱硝技术工程应用表明脱硝效率达到90%,残氨逃逸率小于3×10-6,SO2氧化率小于1%,工程总投资成本仅为国外的30%,工程建设周期缩短3~5个月。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d含量的V2O5-MoO3-Nd2O3/TiO2平板式脱硝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XPS、H2-TPR、拉曼光谱、NH3-TPD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量的Nd2O3(0.25%、0.5%,质量分数)可以增强V2O5-MoO3/TiO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增加了催化剂的Oα/(Oα+Oβ)比率,从而提升了催化剂的脱硝活性。然而,过量Nd2O3(0.75%、1%)的添加,会导致催化剂酸性性能的显著降低,造成催化剂脱硝性能的下降。此外,过量Nd的添加还会对催化剂的耐磨性能有负面影响。各催化剂中,VMoN d(0.5%)/Ti催化剂显示了最佳的脱硝活性。并且,该催化剂还显示了优良的抗SO2、H2O性能。  相似文献   
60.
大型高温选择性还原反应器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克勤  钟秦  徐延忠 《动力工程》2007,27(3):432-437
介绍了600 MW机组使用的大型高温选择性还原反应器的结构设计要点,根据流体力学分析,确定了反应器进出口、导流器、喷氨装置的结构与布置,从而在整个空间范围内有效地控制烟气速度偏差和NH3/NOx摩尔比偏差,以满足脱硝反应的要求.运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进行结构和热应力分析,精确计算反应器强度与变形,以减小温差,降低热应力,以获得优化的反应器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