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2 毫秒
51.
现有的行人重识别算法主要聚焦于如何提取更有效的分类特征和如何学习更鲁棒的距离度量函数.在现实场景中,不同视图下的同一行人图像的分辨率往往不一致,且同一视图下受视角和光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提取的分类特征判别性弱且鲁棒性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不同视图的特征表示中编码系数的潜在关联,提出了一种多级判别性字典学习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跨视图行人重识别.首先,在图像水平区域和图像级别的字典学习算法中分别引入了一个特征映射矩阵,该矩阵可以描述不同视图下同一行人图像编码系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极大地提高编码系数的灵活性.其次,在图像块级别,结合图像的局部流形结构,在字典学习目标函数中增加了字典原子的局部几何结构约束,通过自适应学习图拉普拉斯矩阵,确保编码系数保持了与样本相似的几何结构,可以获得更具判别性的字典对.最后,文中算法在2个被广泛使用的行人重识别数据集VIPeR和CHUK01 Campus上进行验证,2个数据集在rank-1上的识别率分别为68.40%和80.14%,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不仅可以降低不同视图下分辨率差异明显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字典对的表示能力和鉴别能力,与其他算法相比获得了更好的行人重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52.
正交试验法优选L-脯氨酸甲基化反应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品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L-脯氨酸甲基化反应工艺。结果最佳甲基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35~40℃,碘甲烷用量6.2ml。在该优化条件下可得到较高收率。  相似文献   
53.
选取具有复杂地质条件的阜新刘家煤层气区块为研究对象,建立气体解吸、扩散、排采过程中压力改变引起孔隙度、渗透率动态变化的双重系统渗流模型,并建立包含复杂地质构造的非均质煤层气藏地质模型,分析火成岩侵入对水平井产能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气藏储层压力扩展受复杂地质构造影响明显;在两条火成岩之间设置水平井SPJ1,中间位置煤层气解吸面积和储层压降漏斗影响范围最大,压力下降更充分;在火成岩以及断层之间设置水平井SPJ2,既要考虑削弱断层影响,又要与北侧火成岩距离适中,模拟得出距离火成岩140m最合理,压降漏斗下降幅度大,漏斗范围内煤层气采出量最充分。对比分析SPJ1与SPJ2发现,在刘家区所选区块应在SPJ2位置建水平井。  相似文献   
54.
我国页岩气储量居世界首位,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页岩气开采日渐迫切。页岩内部的孔隙、裂隙结构不仅是页岩气的储存空间,更是影响页岩气产出的关键因素。针对湖南牛蹄塘组和四川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进行了细观观察,分析了两组页岩的层理、裂隙及孔隙特征,统计了两组页岩的孔隙尺寸及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层理特征更为明显,沿层理发育有少量大孔;龙马溪组页岩层理特征不明显,层理多发育小孔;牛蹄塘组页岩主要发育黏土矿物粒间孔和不同矿物粒间孔,龙马溪组页岩中主要发育不同矿物粒间孔;两组页岩内主导孔隙均为小孔孔隙,与龙马溪组页岩相比,牛蹄塘组页岩直径小于16μm与直径大于100μm的孔隙出现的频率较高,而直径16~100μm之间的孔隙出现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55.
线损占低压配电网中能量损耗的绝大部分。准确预测线损率(linelossrate,LLR)对于及时消除输电线路异常故障,保证供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线损预测方法很少考虑季节性趋势数据,并且在预测非平稳线损序列时存在滞后效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信息矩阵和多维注意力机制-长短期时间序列网络(dimensional attention mechanism-long-and short-term time-series network,DAMLSTNet)的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aximum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方法筛选配电网特征和季节趋势参数。其次,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方法,对历史线损数据进行分解,形成具有筛选网络特征参数的多维信息矩阵。最后,将多维信息矩阵放入具有多维注意力机制的LSTNet网络中,以预测线损。算例分析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预测参数考虑充分、预测权重自适应变化、滞后效应弱、预测准确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6.
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SEC)与紫外检测器(UV)、总有机碳(TOC)在线检测仪联用测定葡聚糖(分子量为1000,T1)及天然地表水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磷酸盐缓冲盐作为流动相,考察pH、离子强度和配样溶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pH对葡聚糖T1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离子强度对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具有一定影响,在色谱柱允许的分子量范围内,离子强度越大,UV响应越高,而TOC峰面积越小;采用超纯水配制的样品与采用流动相配制的样品测定结果差别较小;该联用系统能够很好地表征黄河水库原水及其4种亲疏水性组分的相对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57.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已成为一种教育发展趋势,体育教师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自主学习意识低及信息化教学水平水平偏低的问题,基于此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从推动信息化团队发展、建立学科资源库、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相结合等方面提出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58.
为针对双起升桥式吊车双吊具同步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无法精确建模、系统参数变化、外部扰动未知等问题,采用交叉耦合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时变滑模同步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时变滑模控制保证了控制器的全局鲁棒性;其次,利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观测聚合扰动,对控制器进行扰动补偿;此外,提出一种可动态适应控制系统变化的变增益趋近律,有效抑制了控制输入抖振、缩短了趋近时间。最后,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控制器的渐进稳定性,并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控制器在未知扰动存在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59.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电力网络调度电话发令模式逐显弊端。为此,充分利用智能信息技术,兼顾调度指令操作的全方位、多维度信息交互及安全防误需求,建立了智能化电力调度指令操作系统,介绍了智能化电力调度指令操作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软硬件结构配置,并对系统所应用信息安全技术以及调度指挥网络交互技术展开分析。最后,通过对系统操作身份认证及调度操作管控功能应用进行展示,证明了该系统在保证电力调度指令操作的安全性以及提升电网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直井测斜仪在井下恶劣环境中流场特性复杂,尤其阀头部分容易发生冲蚀磨损。建立直井测斜仪阀头三维模型,并对其流场和冲蚀特性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其中阀头流场区域中间段作网格加密处理。结合现场工况参数,采用质量流量入口及压力出口来完成边界条件设置并求解。结果表明最大速度及最大湍流效应发生的位置在钻井液通过导流套的节流入口处,最大湍流速度为15.8 m/s。分析离散相模型的粒子运动轨迹,发现存在于阀头表面上方的粒子出现明显堆积与反弹现象,对阀头表面有一定的冲蚀效应。分析阀头表面所受到的静压力云图和剪应力云图,应力集中现象分别出现在阀头直接受钻井液冲击处和阀头流通钻井液的凹槽处。将求解结果与现场试验情况对比,验证了仿真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研究结果可解释直井测斜仪中阀头的失效现象,并为阀头的结构设计或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