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242篇
电工技术   184篇
综合类   233篇
化学工业   264篇
金属工艺   178篇
机械仪表   124篇
建筑科学   170篇
矿业工程   228篇
能源动力   115篇
轻工业   112篇
水利工程   52篇
石油天然气   72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2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篇
冶金工业   133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32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ultrasonic wave on the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op airlift reactor was studied. The gas holdup, liquid circulation velocity, mixing time and overall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ere examined and compared, with and without ultrasonic wave in the reacto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ltrasound has almost no notable effect on the gas holdup, but has a tendency to decrease gradually the liquid circulation velocity and increase the overall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the effect on the mixing time is relatively complex. At low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the low powered ultrasound promotes the radial mixing of fluid; with the ultrasonic power increasing, ultrasonic vibration obstructs the axial mixing of fluid. Moreover,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wave on the mixing time graduall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Therefore there exists an optimal ultrasonic power for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orrela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for the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ctor.  相似文献   
42.
作为一种新型隧道防水衬砌材料,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研究大多还仅局限于抗渗机理的定性解释上。为进一步揭示其抗渗性能,结合断裂力学原理和细观结构的力学分析,推导出了混凝土内部裂纹处的纤维闭合力及其应力强度因子,提出了纤维对张开型裂纹扩展的阻碍效应解析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给出了合理解释;另一方面,为将其与传统的微膨胀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比较,开展了4组不同类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试验,通过比较发现,工程中常用掺量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优于微膨胀混凝土,而合理双掺(聚丙烯纤维和微膨胀剂)可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3.
国家投资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工程咨询行业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工程咨询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刚刚发布的《工程咨询业2010-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壮大行业实力,培育一批品牌优势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咨询集团。”工程咨询企业发展的现状如何?近日,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走访了瑞和安惠项目管理集团,对该公司董事长宋蕊女士(以下简称宋蕊)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44.
基于Galois FCSR进位寄存器的更新规律,抽象出一种理想的变化方式来刻画其进位分布情况,据此估计了进位为0的概率的下界,指出Galois FCSR的进位分布是不均衡的。  相似文献   
45.
基于不同气质类型驾驶者的行为差异分析,建立了跟驰模型参数与驾驶人气质状况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气质激进度变量,将跟驰模型参数表达为气质激进度的函数,并在改进FVD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现驾驶人行为差异的各异性跟驰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规范模型无法描述驾驶者个体行为差异的缺点。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成功地模拟稠密交通流中小扰动传播演化结果的随机性现象。该模型结构简单,且参数易于确定,一方面为驾驶行为各异性的建模建立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微观交通流动态随机特性模拟提供了一般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在油气井试井数据传输中,由于接收信号被噪声污染,从而影响了通信可靠性。小波变换因具有独特的时频多尺度分析特性而应用于信号降噪,但一代小波运算量大。采用运算量小的提升小波对试井信号降噪,给出了db2提升小波降噪的具体结构,在此基础上,与离散傅里叶滤波和匹配滤波两种降噪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db2提升小波降噪效果明显,峰值信噪比高,且运算量小,有利于硬件电路的实现。  相似文献   
47.
针对现有的最大频繁项集挖掘算法挖掘时间过长、内存消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构造链表B-list的最大频繁项集挖掘算法BMFI,该算法利用B-list数据结构来挖掘频繁项集并采用全序搜索树作为搜索空间,然后采用父等价剪枝技术来缩小搜索空间,最后再结合基于MFI-tree的投影策略实现超集检测来提高算法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BMFI算法在时间效率与空间效率方面均优于FPMAX算法与MFIN算法。该算法在稠密数据集与稀疏数据集中进行最大频繁项集挖掘时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作为Pawlak粗糙集的扩展,邻域粗糙集能有效地处理数值型的数据。但是,因为沿用了Pawlak粗糙集在构造上下近似集时的包含关系,邻域粗糙集对噪声数据的容错性很差。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引入贝叶斯最小风险决策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错改进的邻域粗糙集属性算法。通过和现有的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预处理阶段用该算法能得到更好的属性约简。  相似文献   
49.
以四湖流域荆门、荆州、石首、监利、潜江5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56-2007年的日降水资料为基础,分别选取Z指数法及广义帕累托分布对各气象站春、夏、秋三季的标准降水序列及降水距平序列进行拟合,分析各气象站点在不同季节内发生旱涝灾害的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维Clayton Copula分布函数拟合春-夏、夏-秋的降水分布,进一步计算出各站点旱涝交替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表明:1)Z指数法比降水距平法更适于分析四湖流域的旱涝情况;2)四湖流域在春-夏、夏-秋两时段发生旱涝交替的频率平均为16.27%,其中,潜江最容易发生旱涝异常现象.春-夏与夏-秋发生旱涝交替事件频率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0.
双轮平衡车是一个高度不稳定两轮机器人,单独使用陀螺仪或者加速度计都不能提供有效而可靠的信息来保证车体的平衡.介绍了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的双轮平衡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采用MPU6050六轴传感器采集角度和角速度信号,应用卡尔曼融合滤波方式和PID控制算法,以实现双轮平衡车的平衡和简单的直立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