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43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同名相跨线接地故障为例,分析同杆并架带弱馈线路的特征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同名相跨线故障之间的过渡电阻导致弱馈侧零序功率方向反向,差动保护拒动。综合双回线考虑,继电保护可实现纵续动作。建立了RTDS试验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光纤纵差保护装置及其光纤数字接口特点的分析,阐述了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技术进行光纤数字接口设计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具体分析了运用大规模可编程技术进行光纤数字接口设计的实现逻辑。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具体光纤纵差保护装置,具有硬件结构简单、配置灵活、通道时延小等优点。目前已在多处变电站投入运行,运行状况良好,光纤通信正常可靠。  相似文献   
33.
继电保护系统的隐性故障是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系统失稳并造成大面积停电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继电保护隐性故障机理,应用语义网技术,在CLIPS平台上建立了智能变电站领域知识库和继电保护隐性故障辨识规则库。对变电站一次系统、二次系统、通信系统、辅助系统的建模体系进行说明,并在此建模基础上进一步关联了隐性故障辨识规则库。同时,以某500 kV智能变电站为例,通过可视化平台验证了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不确定隐性故障辨识规则与处理策略的有效性,为智能变电站运维检修及故障排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4.
35.
电力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浪涌冲击会导致继电保护设备采样中出现飞点数据,继而引发保护设备误动作。常规的飞点检测算法主要适用于智能变电站SV(采样值)模式,对于1.2 kHz采样率、采样回路有RC低通的模式,无法可靠识别该类飞点波形。对浪涌电流的不同异常波形及故障波形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飞点检测算法。该算法既能可靠识别浪涌电流的飞点特征,避免飞点干扰造成继电保护设备误动作,又能在发生故障时可靠快速开放继电保护设备正确动作。  相似文献   
36.
理论分析TA(电流互感器)拖尾电流的特点,提出一种对TA拖尾电流的快速检测算法,利用非周期分量的特点,对电流值进行二次求导,在保证周期分量幅值不变的情况下,衰减直流分量变小。提出在1/4周期内积分判据快速识别故障电流消失。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快速检测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针对纵联零序方向保护克服零序电压死区导致过补偿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零序电压的补偿方法。该方案通过补偿线路全长的三分之一来实现,保证纵联零序方向不会两侧同时出现过补偿误动,同时保证内部故障时,保护具备一定的灵敏度。首先对纵联保护零序方向补偿进行分析,提出造成零序方向补偿误动的新零点。提出一种改进型零序补偿方案,同时以负序方向为辅助判据,改进纵联零序方向保护的性能。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8.
为了建设全过程模块化的智能变电站,实时地监测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了一种智能变电站虚回路的在线状态监测技术。在智能变电站全过程模块化管控策略的基础上,研究了SCD文件的图形化展示技术,提供了装置自身运行状态、软压板投运状态、逻辑链路状态等综合信息。同时在线状态监测系统中将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用于综合评价识别智能变电站虚回路中的故障类型,及时消除故障隐患,提高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推进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在分析阻抗法测距技术与行波测距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嵌入式行波测距方法。通过将行波测距模块化,并以独立插件方式集成到线路保护装置中,既实现了完整的线路保护功能,还实现了完整的行波测距功能。并且行波测距模块复用线路保护装置的电流采样通道、光纤通信通道,共享线路保护故障数据与行波测距数据,提高了行波测距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0.
针对双母线接线的母差保护,在母联死区发生故障时,因无法自动识别母线运行状态,导致故障跳闸缺乏选择性且实际故障母线切除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隔离母联死区故障的母线保护原理。新原理将母联断路器两侧CT同时接入母线保护,通过增加母联间隔比率差动,调整小差差流计算方法,使得故障时母线保护装置可自动识别母联断路器分合状态,并准确辨识故障位置,从而提高母联死区保护故障时故障切除的快速性和选择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故障切除的快速性或最小范围隔离故障,提高了母线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化以及母线保护装置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