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1篇
综合类   2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电力市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理和构建方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电力市场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一系列指标的计算,定量分析电力市场的科学方法,是各类市 场参与者、市场运营和监管部门进行市场分析所必需的有力工具。指标体系的内容虽不具有通用 性,必须针对不同市场的具体情况分别建立;但是指标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仍有章可循。文 中深入探究了电力市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和步 骤。以发电方、购电方、市场运营中心、监管部门为例介绍了指标体系构建的定性分析过程,同时介 绍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鉴别分析等各类统计方法在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中国电力市场建设路径优选及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电力市场建设是重中之重,设计一条合理的电力市场建设路径对于从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平稳过渡、最终达成目标市场模式尤为重要。文中基于对中国电力系统运营现状、电力市场基本模式、国外电力市场建设经验教训等的分析,建立了适应中国电力市场建设路径优选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开展"先期开展中长期电量交易、再开展现货交易"的可行性,并进一步设计了其具体实现路径,对路径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考虑到中国新能源消纳、电网安全约束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建议中国应由中长期电量实物交易和均衡调度,逐步过渡到中长期差价合约和集中式现货市场,并适时建设辅助服务市场和电力期货等电力金融市场,最终达到建成体系完备的市场目标。  相似文献   
33.
充电负荷聚合商参与绿色证书交易的运营模式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电网络是能源互联网的典型场景之一,深入研究充电网络运营模式与关键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冲击,同时可以为促进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支撑。计及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背景,提出了充电负荷聚合商的定义及运营框架,并针对充电负荷聚合商参与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的驱动力进行分析,进而构建了充电负荷聚合商内外2级绿色证书交易模式,并针对绿色证书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电力市场交易的耦合机理,建立了多市场协调机制。最后依据绿色证书交易模式,通过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维度,提出了针对充电负荷聚合商的绿色证书交易系统设计构想,支撑充电负荷聚合体系的发展与建设,为中国多类型、多场景下的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及其发展路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4.
面向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的园区分时电价定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园区运营商首先对内利用分布式电源满足园区用电需求,然后对外进行不平衡能量交换。园区运营商通过制定差异化分时电价套餐,挖掘园区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能够促进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优化园区内外交换负荷,对此提出一种园区分时电价定价方法。首先,综合考虑园区用户的用电负荷和需求响应特征,基于谱聚类算法形成园区用户群体;然后,根据园区用户群体的用电负荷特征,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确定分时时段;最后,构建园区分时电价定价优化模型,形成面向不同园区用户群体的差异化分时电价套餐。根据算例分析可知,基于该方法制定园区分时电价,能够有效提高园区分布式电源的就地消纳率和综合利用效率、与外部电网的友好程度和整体经济性。  相似文献   
35.
为了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针对自备电厂发电权交易、备用辅助服务交易和分时电价交易三种市场机制,构建市场机制对新能源消纳贡献度模型;基于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分析其环境效益、节省购电成本效益和供电可靠性提升效益,构建量化模型对市场机制效益进行量化。通过选取西北某地与东南沿海某地两地的数据进行效益测算,结果证明,有效的市场机制可促进高比例新能源的消纳,同时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36.
2015年启动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以配售电市场放开"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路径,同时强调了市场公平竞争。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电网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合理合规、有效高效地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性业务值得关注。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我国配售电市场改革进展;根据对配电和售电市场发展情况,针对现阶段电网企业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参与竞争性业务,提出了适应性策略;为适应未来市场发展需要,从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两个维度提出了电网企业在增强电力用户粘性的增值业务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7.
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逐步构建下,电网公司作为碳交易市场主要参与者,如何进行碳资产价值评估是电网公司面临的问题之一。首先对电网公司碳资产类型及核算方法进行了梳理;然后对碳资产实物期权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引入实物期权方法,并针对电网公司获取碳资产的不同途径构建估值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目前电网公司通过购买碳配额获得碳资产的期权价值最大,市场价格是影响碳资产期权价值的重要因素。在市场构建初期,采用购买碳配额的履约方式对于电网公司而言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38.
传统的跨省联络线计划基于电力交易而制定,与受端电网机组计划相互独立,且不受负荷变化影响,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受影响等问题。为此,结合联络线对受端电网的影响特点,将受端电网分为电网调峰困难、火电开机容量大和负荷平稳三种运行场景,针对各场景分别构建了目标函数为受端电网安全裕度最大、风电消纳量最大以及联络线吸纳量最大的联络线调度优化模型。同时提出了针对联络线并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火电机组调整量不足、联络线和负荷变化趋势差异问题的预警模型。最后,选取某电网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9.
传统以火电为主的电源侧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灵活性差、社会效益较低,制约了我国新时代能源转型战略的实施。通过分析泛在电力物联网接入下微网架构、当前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情况,论证了微网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可行性、必要性、经济性;基于微网内储能装置、电热转化设备分析建模,设计了泛在电力物联网设备投资建设下微网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模式;结合算例分析,对比验证了微网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比仅参与传统电量市场更具经济优势。从而为促进微网内储能发展、电力物联网建设、完善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灵活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绿色电力证书市场是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成本高昂,电价附加补贴资金缺口大、来源单一、时间周期长等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对绿色电力证书市场下中国各类电源规模及发电成本演化发展进行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绿色电力证书市场的经济系统分析模型并基于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对绿色电力证书市场下各类电源装机容量、发电量、单位综合成本的演化趋势及关键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可再生能源配额比例和绿色电力证书有效期,绿色电力证书不仅能够减少补贴资金并提高补贴效率,而且将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全新的投资回报模式,激励其投资发展,有效促进能源供给侧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