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01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59篇
机械仪表   4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140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41.
研究了不同功率的超声波对管内不同动力黏度和流速的水煤浆流动阻力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水煤浆粒度、动力黏度和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当超声波功率密度为0.49 W/cm2、水煤浆动力黏度为245 mPa·s、流速为0.27 m/s时,水煤浆管内流阻降低了49.4%.随着超声波功率密度增大,水煤浆流阻先明显降低后逐渐升高.随着水煤浆动力黏度增大和流速增大,超声波降低流阻的效果减弱.从改善制浆性能和降低能耗考虑,超声波频率10 kHz和作用时间1 min是强化制浆的较佳选择,能使常规和精细水煤浆的平均粒度降低,并且使流变性都呈现出屈服假塑性,在储存输送时低剪切速率下的稳定性和在喷嘴射流时高剪切速率下的雾化效果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442.
制焦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煤焦的制备对煤焦的气化反应性有着明显的影响.研究了新汶煤在温度分别为800℃,700℃,600℃和停留时间分别为60min,30min,20min,10min下制得的焦样与C02进行(在终温为1200℃下)不等温气化反应性.通过比较发现,在终温为800℃,700℃,600℃下停留时间为60min时煤焦的气化转化率都是最高的,分别为0.982,0.977和0.998,可见停留时间为60min,制焦温度分别为800℃,700℃,600℃对于新汶煤焦的气化转化率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同时也发现半焦的气化反应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停留时间为60min时到达最大,并且在800℃时气化反应性是最高的,可见在800℃下停留时间为60min制焦是合适的.用扫描电镜实验手段观察了新汶煤焦形貌结构,发现有较多的“斑点”和微孔,这些“斑点”和微孔在气化中起着活化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3.
煤中氟分布与燃烧排放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温水解 -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我国典型煤种的氟含量进行测定 ,得到了煤中氟分布规律 ,分析了煤中氟含量与灰分的关系及氟化物的赋存形态 .首次通过燃烧实验探索了燃煤过程中氟化物生成规律 ,确定了燃煤氟排放的影响因素 ,得到了燃煤氟排放与煤种、燃烧温度、停留时间、燃烧气氛等因素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燃煤过程中氟化物的生成机理 .研究结果对煤中氟的燃烧转化和污染治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4.
针对茂名热电厂410t/h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锅炉进行改造后,全烧重油和水煤浆都能达到额定出力和预定的设计参数,热效率分别比设计效率提高了0.93%、1.45%,燃烧状况良好,飞灰和炉渣可燃物含量低,达到了长期连续运行的要求;与燃烧重油相比,燃烧水煤浆时SO2排放减少一半,NOx排放略有增高;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445.
在层燃炉和煤粉炉的燃烧固硫过程中,钙基固硫剂的固硫产物主要是CaSO_4和CaS,其中CaS的生成特性对燃煤锅炉的脱硫有很大影响。文中对CO气氛下CaSO_4转化成固硫中间产物CaS的特性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利用热重与红外光谱分析法进行了CaS生成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aS的生成反应优先于CaSO_4的分解反应,CO浓度改变对CaS生成过程的影响不大,但低浓度CO会导致CaSO_4的分解反应提前,CaS的转化率也略低。建立了CaS生成反应动力学,得到CO气氛下CaS的生成反应为1/2阶化学反应,指前因子为5.69×10~(12),表观活化能为461.37kJ/mol。  相似文献   
446.
提高水煤浆气化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是强化气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利用FLUENT软件平台,该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水煤浆气化过程中水煤浆煤、水配比和氧、碳原子比对气化过程和出口煤气成分的影响;尤其是研究了利用添加液态CO2的方法提高水煤浆煤、水配比,对提高气化炉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液态CO2浓度的不断升高,煤气成分中CO大幅上升,H2略有降低,CO2浓度升高;气化炉的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分别达到最大值98.58%、76.74%,比原工况分别提高了3.7%、6.1%;气化炉温度先降低后变化趋缓。结果证明添加液态CO2后强化了气化炉内的二次反应,提高了焦炭燃烧速率。  相似文献   
447.
微尺度燃烧中数值模拟模型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微尺度燃烧数值模拟所选用的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上对流动和燃烧的分析,认为用传统上的临界雷诺数来区分层流燃烧和紊流燃烧在微尺度燃烧中可能不能反应实际情况,小雷诺数下也存在紊流的可能;在所研究的微尺度管道中,实验表明具有紊流特征,数值模拟和实验的对比表明,三维紊流燃烧模型比层流模型的温度分布更接近实际温度分布,能够相对较好地反应实际情况.同时在目前的数值模拟模型中,由于没有考虑熄火距离的影响,导致在微尺度燃烧模拟中会出现温度偏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448.
用臭氧氧化技术同时脱除锅炉烟气中NOx及SO2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对臭氧氧化锅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基础试验研究,主要对臭氧的无催化热分解特性、臭氧与NO和SO2的氧化特性以及结合湿法洗涤的整体脱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在典型锅炉排烟温度150℃下10s内分解率为28%,该温度下臭氧的生存时间远长于其与NOx/SO2的动力学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影响不大。在100~ 200℃范围内,臭氧均可以对NO进行高效氧化,在[O3]/ [NO]=1.0时,NO氧化率分别达到了85.7%和84.8%,随温度升高,臭氧的分解速度加快,NO氧化效率不断下降,至400℃时已无氧化能力。SO2与O3之间的氧化反应进行较弱,SO2氧化率最高达29.75%,有效温度为27~300℃。系统中加入200mL/m3的SO2对O3/NO之间的氧化反应影响不大。通过结合尾部湿法洗涤,在[O3]/[NO]=0.9时,脱硫效率接近100%,脱硝效率达到86.27%。  相似文献   
449.
研究了取自某燃用渣油锅炉不同部位换热面的多个沉积样品,分析了不同区域和沉积生长不同阶段的组分与控制机理。XRF、SEM-EDAX和XRD分别用来鉴定样品的元素组成、形貌以及晶相,并对其中2个沿沉积生长方向有明显分层的典型样品,用环氧树脂固化,对断面做分区能谱扫描。结果表明,渣层生长初期相对成熟阶段,出现Fe、V、Ca 和 S的富集,而Si和Al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成长初期气相SO3 和V2O5等以及被熔融相Fe2O3包裹的SiO2小颗粒在热涌力和凝结等作用下输送到沉积表面发生粘附作用。初期的矿物组成相对成熟阶段含有较多长石类矿物,如钙长石和钠长石。对于成熟渣样,炉膛内沉积主要矿物组成为莫来石,2级(高温)过热器部位沉积主要为莫来石,方石英与微斜长石(钾铝硅酸盐),而1级(低温)过热器与省煤器部位则出现一些钒酸钠,钒酸铁与硫酸钙沉积。  相似文献   
450.
对于O3/NOx平面反应射流,考虑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因素,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的方法进行了模拟。化学反应采用20物种65步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由CHEMKIN库函数动态计算获取。计算结果表明射流发展过程中涡结构的卷起以及涡结构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演化是流场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主要方式。O3与NOx之间的化学反应速度较慢,反应主要在旋涡核心区停留时间较长情况下进行, NO2是是主要的反应产物,主要出现在15d以后,NO3和N2O5是更高级别的反应产物,数量更少、出现位置更加靠后,分别出现在20d和25d之后。从O3和NO2的Faver统计平均结果来看,化学反应在15d左右开始引发,25d~30d左右最强,根据伴流速度计算对应时间在9.74~11.7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