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6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59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报道植入 125 I籽源条及金属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的初步结果。方法自2009年3-6月,8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的患者入选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1±10)岁。在患者下腔静脉梗阻段植入 125 I籽源条及Z型自膨胀式金属支架,同时实施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下腔静脉梗阻段直径、右心房与梗阻段远端的压差及临床梗阻相关症状进行比较。术后每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在下腔静脉梗阻段成功地置入8枚支架、10条 125 I籽源条,共植入138枚放射性 125 I籽源。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除1例患者术后2d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其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在平均(2.12±0.64)个月的随访期内,1例患者IVC支架发生闭塞,余患者支架保持通畅。结论初步经验表明:植入 125 I籽源条及金属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安全、可行,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2.
63.
64.
含钇玻璃微球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碘油沉积良好患者疗效.方法采用Kaplan-Meier统计学方法对144例碘油沉积良好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生存率.结果 144例患者总体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63.7%、51.7%、33.9%、16.9%.与本科报道的肝癌总体生存率比较,1、2、3、4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88).结论肝TACE治疗中肝瘤内碘油沉积良好能提高肝癌患者近期的治疗效果和1、2、3、4年生存率,但5年以后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 体外实验评价热损伤对肝细胞肝癌(HCC)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及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MT)等特性的影响,探索热消融与HCC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体外加热构建McA- RH7777 HCC细胞热损伤模型。CCK- 8法检测热损伤对H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Transwell实验研究热损伤对HC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析热损伤对HCC细胞侵袭及EMT 相关分子标志物VEGF、MMP- 9、Nm23、E- cadherin、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cA- RH7777 HCC细胞热处理条件为43.5℃水浴30 min。热处理后2~5 d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处理48 h及72 h后处于G1期细胞比例降低,S+G2期细胞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热处理后24 h后HCC细胞侵袭能力差异不明显,而热处理72 h后细胞侵袭能力显著增加(22.3±2.46对14.2±1.82,P<0.001)。RT- PCR和蛋白印迹分析结果显示,热处理72 h后HCC细胞VEGF、MMP- 9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增加,E- 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致死量热损伤诱导McA- RH7777 HCC细胞发生EMT并增加其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表现出更高的恶性潜能。

  相似文献   
68.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联合下腔静脉放射性支架植入治疗肝细胞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61例肝细胞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放射性支架采用125I粒子条捆载裸支架的方法,共对33例患者采用此方法(A组),28例患者植入裸支架(B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对原数据进行后随机化分析以减少选择性偏倚,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均采用内科对症处理。A组患者较B组显示更长的生存期优势,A组中位生存时间(203.0±28.1) d, B组(93.0±24.3) d(P=0.006),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4对)A组(200±31) d, B组(66.0±23) d(P=0.019),A组水肿缓解率97.0%,B组为96.4%,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支架植入与肿瘤客观有效率为患者预后好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支架植入对治疗肝细胞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安全有效,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9.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曾被认为是罕见病的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确诊率迅速上升。全身因素(包括各种促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局部因素(包括肝硬化、腹腔创伤及感染、恶性肿瘤等)均可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目前依据临床症状出现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存在门脉海绵样变将门静脉系统血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这两类门静脉系统血栓分别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急性血栓的治疗原则为复通闭塞的门静脉,降低血栓进入肠系膜上静脉的危险性;慢性血栓则为治疗和预防门脉高压后产生的并发症。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介入治疗在血管再通、减轻门脉高压引起的并发症以及恢复阻塞静脉血流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本文将就门静脉系统血栓从病因到治疗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张雯  颜志平 《工业加热》2017,(10):865-867
【摘要】 钇- 90(90Y)微球经导管动脉放疗栓塞术(TARE)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在欧美,尤其是美国已成为主要局部治疗方法之一。大量研究证实TARE具安全性及有效性,其疗效甚至优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目前中国大陆暂无临床可应用的90Y微球,但开展这项治疗已势在必行。由于90Y微球产品特殊性,单靠国外进口难以使该治疗得以推广。20世纪90年代国内曾有研制90Y微球的经验,为此应集中力量,多方合作努力,使之能够早日国产化,为广大肝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