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6 毫秒
41.
以对氟苯甲腈为原料进行了对氟苯甲脒合成反应的研究。采用新的合成方法使脒基化反应不需要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对环境友好,无污染,并取得了较高的产率,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时间、最佳反应温度以及最佳物料之间的配比。  相似文献   
42.
MTBE对汽油理化特性及电控喷射汽油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基叔丁基醚MTBE按体积分数为0(基础油)、5%、10%、15%和20%比例添加到90^#无铅汽油中,分析添加后汽油主要理化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在汽油机台架上,考察不同掺混比的MTBE/汽油混合燃料对电喷汽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甲基叔丁基醚的90^#无铅汽油研究法辛烷值从93.8增加到96.8.对于各种配比的混合燃料来讲,10%和90%馏出温度及终馏点温度与基础油相比变化不大,而50%馏出温度下降得很明显,其中MTBE添加量为20%时,50%馏出温度下降了17℃.雷德蒸气压随MTBE添加量增多而下降,但其下降规律不是很明显.燃用MTBE/汽油混合燃料,汽油机功率有所下降,MTBE添加比例为20%时功率降幅最大,达到7.1%.燃油消耗率在低负荷时上升较多,达到10.8%,而在中高负荷时上升较少,平均在4%左右,能量消耗率的变化规律和燃油消耗率相似.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天线驻波比检测电路的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实践中的维护经验做了举例说明,并对零位调整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4.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如何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国家教委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深化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其发展道路及教学规律,于199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启动了高工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又于1995年3月提出《高等工程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我校热动专业于1994年被批准为第二批专科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此后,又承担了《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国家教委首批批准的41…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论证了齿形汽封中漏汽达临界状态的部位,分析了斜齿汽封的优缺点,提出了叶顶汽封结构的改进方案,这对汽封的设计和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阐述了机组发生汽流激振的确认过程及处理措施,并对汽流激振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7.
提出了无级变径卡盘应在2个卡盘上都加工出方向相反的圆弧形滑槽的设计思路,并根据优选的设计方案,确定了圆弧形滑槽的设计半径与理论最大半径的比值,进而确定了卡座径向位移值.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人体半月板和关节软骨以及其光弹性模拟材料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与结果。提出了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半月板与关节软骨的模拟材料。  相似文献   
49.
准均质充气压缩点燃(QHCCI)燃烧系统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个准维数学模型。将扩散燃烧和火焰传播燃烧同时分别加以计算,并有机结合,对准均质充气压缩点燃(QHCCI)燃烧系统进行了数学模拟。利用模型和试验结果;对QHCCI燃烧系统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少量汽油被引燃柴油卷吸进入喷雾区,增加了扩散燃烧的燃油质量;当预混合气开始燃烧后,扩散燃烧并没有结束,一般地,QHCCI燃烧系统的燃烧放热率曲线具有特殊的“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50.
在分析NOx吸附还原催化器在稀燃吸附和浓燃还原过程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后,依据开发的稀燃汽油机新型稀NOx吸附还原催化系统和在典型稀燃工况卞催化后的实验数据,编写了CHEMKIN软件输入气体成分文件,并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计算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发动机排气流量、吸附还原催化器浓、稀燃运行时间和比值大小对新型稀NOx吸附还原催化系统NOx排放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